世界口腔健康日:牙疼是上火?6个误区正在伤害你的口腔!
今天(3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也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携手共求口腔健康”。P教授特别总结了6个常见的口腔健康误区,希望你没有中招哦!
误区一:牙疼是上火了
不是的!
在中医看来,牙龈肿痛是胃火上炎,肝阳上亢,紧要的是去胃火,吃点家庭常备的黄连解毒丸,患处也的确消肿了。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不去否认中医的上火去火理念,但必须提醒大家的,牙疼绝对不等于上火。在现代医学范畴,牙龈肿痛、牙疼背后可能是牙龈炎、牙结石太多、牙周炎、智齿发炎等多种疾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如口服消炎药、清洁牙齿、拔牙。
无论是上火,还是口腔疾病,牙疼的急性期必须更加注意口腔健康,正确刷牙,勤漱口,多饮水,饮食清淡。

误区二:牙齿可以越刷越白
牙齿可能会被越刷越黄!
牙齿结构从里向外可分为牙髓、牙本质、牙釉质三层,牙本质是黄色的,牙釉质是白色的,只有牙釉质越厚,牙齿才会越白。平时刷牙过于用力,破坏最外层的牙釉质,使其越来越薄,露出黄色的牙本质,牙齿看上去就会越来越黄了。
实际上,刷牙是为了清洁牙齿,去除外源性色素对牙齿颜色的影响。美白牙膏含有某些酸性成分,可渗入牙体分解色素,或者和色素发生反应,形成无色物质,牙齿颜色自然变白了,但这种反应并不是长久的。
牙齿真想变白可以选择烤瓷牙、全瓷牙,也就是把牙齿磨小,套上牙套,或者磨掉一层做贴面。因为这些操作都是有损伤的,临床一般适用于严重四环素牙、严重氟斑牙等情况。
误区三:洗牙会破坏牙齿
洗牙不会破坏外层的牙釉质!
洗牙的原理是牙周洁治器产生高频震荡,把牙齿表面的牙石振下来,而且洁治器头不是直接用尖端去撬动牙石的,而是用它的侧面振松牙石的,一般口腔科医生都经过洗牙的专业培训,洗牙不会损伤牙齿的。一年一次的洁牙可以帮你更好维护口腔卫生,千万不要因为这一点拒绝哦!
误区四,智齿拔掉之后会导致其他牙齿松动
拔掉智齿以后通常不会导致牙齿松动。
不是所有智齿都必须要拔掉,但如果位置不正,就容易堆积食物残渣,经常让你疼得死去活来,最好参考口腔科医生建议拔掉。
智齿在口腔的最里面,拔牙以后牙齿移位都是向前的,没有向后移位的,所以基本不用担心松动的情况。智齿刚拔除可能有牙齿松动的情况,但随着智齿拔牙创的愈合,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这种松动就会缓解或者消失了。
误区五:牙龈出血用止血牙膏就可以
不建议!
牙龈出血意味着口腔已经出现某些问题,甚至提示某些全身性疾病,有止血功效的牙膏的确可以暂时缓解出血症状,但也可能掩盖出血的原因,耽误治疗。
牙膏最大的作用是清洁,治疗牙齿或口腔问题不能依赖特效牙膏哦!
误区六:坐月子不能刷牙
这是典型的陋习!
坐月子可以刷牙,而且很有必要刷牙。刷牙最大的作用是保持口腔的清洁,月子期间为了保证营养充足,口腔容易残留食物残渣,此时要比平时更注重清洁口腔,避免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疾病。
另外,产后妈妈是和宝宝最亲密的人,时常会亲吻宝宝,保持口腔清洁,对宝宝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