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受伤也可能会引发精神病?已经有研究证实了!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急诊经常接诊头破血流的头部受伤患者,神经系统检查、血压、心电、脑电、MRI一起上……甘露醇、速尿推推推……

  一顿操作猛如虎,患者救回来了,就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你知道大约五分之一的轻微脑损伤患者(mTBI)会在3-6个月后罹患精神疾病吗?

  mTBI和精神疾病发病有何关系?

  加里福利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Murray Stein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对1385名急诊收治的头部受伤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JAMA Psychiatry》上。

  这项研究表明大约五分之一的患者在mTBI发生后3-6个月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障碍(MDD),而mTBI对于已经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导致疾病恶化的危险因素。

  此研究纳入了1155名在急诊科诊断为mTBI(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3-15)的成年患者(65%为男性,平均年龄40.5岁)以及230位不存在mTBI的头部骨损伤患者(67%为男性,平均年龄40.4岁)。

  头部损伤发生后PTSD/MDD发病情况

  3个月 mTBI对应发病率:20.0%,非mTBI骨损伤对应发病率:8.7%,P值<0.001

  6个月 mTBI对应发病率:21.1%,非mTBI骨损伤对应发病率:12.1%,P值=0.03

  通过对患者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后的精神疾病发病情况进行随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受伤后的3个月mTBI患者罹患PTSD和MDD的概率(20.0%)远高于非mTBI的颅骨损伤患者的患病概率为(8.7%,P<0.001)。

  而在6个月后罹患PTSD和MDD的mTBI患者仅比三个月时上升1.1%,非mTBI的颅骨损伤患者上升了3.4%(P=0.03)。

  发生头部损伤后PTSD/MDD的发病情况

  通过对入组患者的综合情况分析,研究人员发现mTBI患者6个月后的PTSD/MDD发病风险因素还包括:较低的受教育程度(aOR=0.89,95%CI,0.82-0.97)和黑色人种(aOR=5.11,95%CI,2.89-9.05)。

  出现mTBI诊断后PTSD的发病风险增加还与受伤害的原因有关:暴力攻击致伤会增加PTSD的发病风险(aOR=3.43,95%CI,1.56-7.54)。

  写到这里,倒不是建议精神科医生都去急诊帮忙鉴定PTSD患者。

  毕竟PTSD的发病时间并不是确定的,建立完善的随访机制和对患者进行全面科普比我们去那儿蹲守有用多了。

  笔者真正想说的问题是:对于已经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我们就得格外警惕颅脑损伤的发生了!

  研究结果显示,mTBI会诱发MDD的恶化

  在传统观念里,医生们会将自伤和打斗视作精神障碍发作或者加重的结果。

  但前文提到的研究还告诉我们:mTBI也是MDD病情加重的原因(aOR=3.57,95%CI,2.09-6.09)。

  在精神科的患者偶尔会因为精神障碍而与他人发生冲突或者自我伤害,这时候出现mTBI的风险大大增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PTSD和MDD在头部外伤后较为常见(20.0%),但对于本来就患有MDD的患者(即使目前症状已经得到控制)来说,mTBI的发生会使患者病情恶化或者出现急性症状的复发。

  所以在诊疗和护理MDD患者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做到对mTBI的防治:

  1. 患者入院评估有自伤倾向的情况,应医嘱护士重点监控。

  2. 避免将MDD患者与有暴力伤人倾向的其他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

  3. 进行户外治疗和康复训练时做好防护措施。

  4. 患者症状患者出院时增加医嘱:如发生颅部损伤应及时挂号复诊(即使未到复诊时间)。

  这项研究目前只针对PTSD和MDD的发病率进行了研究,相对会比较局限。

  但研究团队表示之后将扩大研究范围,针对更多精神疾病与mTBI之间的关系作出更详细的报道。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也会继续跟踪报道此项研究的进展。

  延伸阅读: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时,你会给他开这种维生素吗?

  参考资料:

  [1]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08865

  [2] Murray B. Stein, MD, MPH1,2,3; Sonia Jain, PhD2; Joseph T. Giacino, PhD4,5; et al.Risk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Major Depression in Civilian Patients After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30, 2019

#口臭#精神病#震吓性痴呆[炮弹休克]#器质性精神障碍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呼吸时口腔发出的良气味,生活中较为常见主要通过解决原因,结合口腔清洁进行处理口臭及时处理,会影响正常社交和心理健康简介口臭是指呼吸时口腔发出的良气味,又称为口腔异味,属于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研究表明约90%的口臭源于口腔(如口腔清洁彻底、口腔疾病等),其发病机制与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主要是蛋氨酸、半胱氨酸),或血清蛋白而产生大量挥发性硫化物(主要是硫化氢、甲基硫醇、二甲基硫等)以及有机酸、吲哚等有关。主要表现为说话或者张嘴呼吸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口臭是影响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如果及时干预,会阻碍正常的社交往来,加重心理负担。本病的治疗首先要明确引起口臭的原因,及时处理致病因素,然后结合口腔清洁,能有效的缓解口臭[1]。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说话或者张嘴呼吸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诊断依据:根据闻嗅口腔异味,即可确诊。还可通过口腔检查(是否有龋齿、牙结石等口腔局部病变),或者询问病史(是否有糖尿病、肾病等可引起口腔异味的疾病),辅助检查如感觉测定法和细菌分析法,来分析口臭程度和致病细菌。口臭有哪些类型?根据治疗相关的口臭分类:1.真性口臭,其中又根据病因分为:(1)生理性口臭。(2)病理性口臭。2.假性口臭。3.口臭恐怖症[1]。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国内患病率为27.5%。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解决引起口臭的原因,结合口腔清洁,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