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三链相接” 华东疗养院创出特色慢病服务模式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摘要: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报告显示:全国肥胖率为11.9%,超重率为30.1%;三大慢病中,高血压发病人数超过2亿,糖尿病人数超过1.16亿,超过30%的人口处于心血管疾病威胁之中。面对日益增长的慢病人数及医疗卫生开支,如何将慢病扼杀于苗头之中?当前慢病管理模式仍有哪些可改进之处?

  12月1日-3日,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委会年会在华东疗养院隆重召开,2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界、保险届、医管圈的专家及领导与会。就“健康中国”战略下如何构建慢病管理服务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与剖析。

  华东疗养院冯爱成副院长在题为《创新疗养院机构服务新模式》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饮食结构的变化,慢病人群正在迅猛增加。慢病高发不仅导致民众生活质量下降,疾病高发,同时也会造成社会总体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医疗卫生开支迅速攀升。因此,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慢病管理道路至关重要。

  作为国内疗养机构的领先代表,华东疗养院在结合多年保健经验的基础之上,锐意创新,致力于推进医疗保健从单纯医疗向健康促进一体化转型,探索出集医疗保健、营养保健、运动保健、心理保健及其他疗养保健因子“五位一体”的慢病服务新模式和“三链相接”全过程慢病管理体系,赢得了广大疗养人员和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与关注。

华东疗养院 封蔚院长接受媒体采访

  何为“五位一体”?何为“三链相接”?年会过后,39健康网有幸专访到华东疗养院封蔚院长,就华东疗养院在慢病管理领域的创新与探索进行深入探讨。

  “五位一体” 打造健康管理链条

  “想好管理好慢病,科学合理的全方位服务必不可少,从医疗保健,到营养,到运动,到心理保健,缺一不可。”谈到“五位一体”的健康管理理念时,封蔚院长表示。

  据了解,华东疗养院所开创的“五位一体”医养结合全方位服务模式包含“医疗保健、营养保健、运动保健、心理保健及其他疗养保健因子”,从“一站式”健康体检服务开始,贯穿整个健康管理全流程,并将运动、营养、心理、人文艺术熏陶等元素纳入,为患者提供全面服务。

  “现有的慢病管理模式在注重疾病管理的同时,必须高度注重疾病预防,将关口前移,真正实现以健康为核心,而非以疾病为核心,做到以人为本,”封蔚院长说,“同时,综合运用运动调节、营养支持、心理干预、艺术熏陶等多种手法齐头并进,为患者达到全方位的身心健康而努力。”

  以人文关怀为例,在现有慢病管理模式多强调疾病管理、运动、营养支持的同时,华东疗养院在医疗实践中发现,通过“3H”文化战略,使华疗成为融合3H+文化(Health/ Happy/High,寓意追求健康、快乐、成功)+(医院hospital/宾馆hotel/家home,寓意提供规范的医疗、温馨的服务、家人般的关怀)的怡人港湾,弘扬人文精神、凝练保健文化,极大提升了慢病管理效果,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大大提升,真正实现了从“你要治病”到患者主动追求“我要没病”的飞跃。

  “三链相接” 环环相扣时刻为患者

  慢病管理者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当疾病诊疗流程愈来愈专业,愈来愈细化,如何实现各个疾病管理链条中的高度协同,真正实现“以健康为中心”?

  封蔚院长透露,所谓的“三链相接”实际上就是指“三级预警做好个体健康追踪链”+“团队分析做好人群风险评估链”+“转诊接续做好全过程健康管理链”,从慢病的高危因素控制做起,到风险评估、诊断、治疗、转诊,实现全诊疗过程的无缝连接,以健康为最终目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诊疗服务。

  在个体健康追踪链中,“防患于未然”是核心命题。在这一点上,华东疗养院着力打造阳性病例预警平台,并将其作为健康管理的重点环节来实践。根据保健对象疾病严重程度建立“红、橙、蓝”三级预警机制,对于红色系三级病患立即启动院内紧急会诊机制,尽可能不遗漏一个可疑病例,努力提高阳性病例的确诊水平,通过疾病预警平台的实施,3年来确诊肿瘤900余例。

  而在人群风险评估链条中,华东疗养院以人群为主体,以健康为主题,充实健康“保健医疗”内容,完善健康“保健服务”环节。完善电子档案,建成60余万余人的健康档案数据库,在连续性健康资料的基础上引进健康管理风险评估软件,开展疾病风险评估、干预、跟踪、监测服务,开展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工作,一旦发现高危因素,即可采用多种方式干预,并进行健康宣教,将风险扼杀于苗头之中。

  对于诸多慢病管理机构最为头痛的转诊链条中,华东疗养院通过建立与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实现了需转诊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的精准分诊,确保当慢病患者出现高风险事件时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生命安全。

  “慢病管理事关每一位中国人的幸福安康,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重要保障,我们希望‘五位一体’的慢病服务新模式和‘三链相接’全过程慢病管理体系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多应用,为中国慢病管理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最后,封蔚院长表示。

#保健#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人因为激动等出现血压短期急剧升高。可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预后尚可。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严重的高血压即高血压危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则是指发生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情况,是由于种种诱因(如情绪激动、饮酒等)作用下发生血管痉挛或收缩,出现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情况,严重者可伴有心、肾、脑等重要靶器官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mmHg),可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治疗,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如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及血压测量(超过180/120mmHg)即可确诊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脑、肾功能损伤情况。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有哪些类型?根据有新近发生的急性靶器官进行性损害,可分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9%,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可发生高血压急症[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避免靶器官损伤或损伤进一步进展,挽救生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而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冷秀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