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耳朵后面有疙瘩?

父母们如果发现宝宝耳根后面长疙瘩的话,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不会长疙瘩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危害,宝宝可能会有不适症状,这时候要避免宝宝用手抓。如果是年轻没有经验的父母,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结合宝宝其他方面的症状找到原因后对症治疗。小儿耳朵后面有疙瘩常见原因有哪些?

1、孩子耳后的这个小疙瘩,很可能是淋巴结。淋巴结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免疫器官,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淋巴结不会平白无故地变大,只有其管辖的范围内出现炎症,它才会变大,并且会有发热、肿痛等症状,这才需要进行治疗。因为宝宝的皮肤薄,所以浅表淋巴结更容易被摸到,如果这疙瘩是软的、活动的,没有压痛等,也没有牙痛、咽喉痛及发热等情况,那就不要紧,也不用管,更不必让它消失;如果还有别的症状,那就有可能是发炎了,建议到医院诊治。

2、在小儿的耳后处有时能摸到一些大小不等的疙瘩,多为活动性,能在皮下滑动,这些小疙瘩就是淋巴结。由于淋巴组织尤其是淋巴结在1岁以内发育很快,因此,健康小儿在身体的浅表部位如耳后、颈部、颌下、腋窝、大腿根部(即腹股沟部)等都可能摸到淋巴结。这些部位的淋巴结正常一般不超过黄豆大小,单个为多,质地柔软,可在皮下滑动,无痛感,与周围组织不粘在一起。但是不应在颏下、锁骨上窝及肘部触及淋巴结。在一些异常情况下,淋巴结也会发生异常肿大。由于淋巴结能制造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而这些淋巴细胞有防御细菌的作用。各部位的淋巴结都与附近的器官或组织之间由通道淋巴管相连,就象身体周围的“哨所”一样,当临近的组织或器官遭受细菌袭击时,它能消灭细菌、阻止细菌向外扩散。

3、耳后包块可能是皮脂腺瘤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如果不大,可以先观察。最好的办法就是手术切除,然后做病理,明确包块性质。如果孩子抵抗力强,就补充微量元素,因为缺少维生素,体内的脂肪燃烧不全,也会出现皮脂分泌受阻,因为小疙瘩出现的。

向本文作者提问
石计朋·副主任医师
石计朋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553|响应时长52分钟
擅长:擅长儿科常见疾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的诊疗。在小儿咳嗽,小儿腹泻,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猩红热,营养不良,儿童保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新生儿常见病及危重症的诊疗。
¥69
问医生
#皮脂腺囊肿
阅读数 1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部位,如头面部、背部常引发感染、瘢痕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但非手术治疗易复发简介皮脂腺是一种位于表皮的、有导管开口于毛囊的腺体。当多种原因引起皮脂腺开口阻塞、狭窄时,皮脂腺的分泌物就会因法排出而在腺体内堆积,内容物膨胀从而形成皮脂腺囊肿。本病是一种生长缓慢、大小一的良性病变,一般为单发,多发性很少见。症状表现:典型表现为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光滑有弹性的圆形结节,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压痛、红肿、皮温高、结节有波动感等。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症状表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组织病理学特征可确诊。皮脂腺囊肿有哪些类型?单纯性皮脂腺囊肿(单发/多发)粘连性皮脂腺囊肿感染性皮脂腺囊肿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各年龄段均可见,但好发于青年。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过手术完整剥除囊壁及其内包裹物即可治愈。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石计朋·副主任医师刘沐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