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汉濠:澳门地区已成熟开展内镜下治疗技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2006年至今,澳门地区染色内镜的使用从EUS、ESD再到POEM,靛胭脂染色、电子染色内镜、内镜放大加染色技术等的应用,帮助发现了肠上皮病变(瘤性)及治疗前的定性。

  7月8日,在2016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上,澳门镜湖医院胃肠科余汉濠副主任顾问医生指出,随着290系统的引入,各种刀具的引进,以及内镜下治疗技术的成熟,澳门大量积累了ESD、EMR、EFR等经验。

余汉濠

澳门镜湖医院胃肠科余汉濠副主任顾问医生

  澳门已成熟开展内镜下治疗技术

  据余汉濠介绍,澳门镜湖医院自2012年起开展ESD及衍生技术,目前已完成150余例。

  2013年开展ESE及EFR术。其中,ESE术达100余例,EFR术30余例。

  2014年开展STER(10余例)及POEM术,尤其成功开展1例食管中段主动脉旁巨大平滑肌瘤STER切除。

  2015年更是率先在港澳台地区开展2例LiuPOEM。

  经验归纳:关于ESD术的几个问题

  【位置问题】

  1. 贲门下方病变。留意血运丰富、角度急、食道侧壁薄的地方。

  2. 胃上段要注意壁外压跡,切开线注意粘膜下层轨迹;胃体前后壁血管丰富,有一层较韧的横向筋膜层,凝固探入斜向筋膜层,而在环形肌上之间剥离最好,可以少出血。切记,不要受出血或止血的影响,迷失了轴向。

  【粘膜下内镜术】

  粘膜下水垫很重要,要使用特殊溶液,勤注射,加上Hybrid刀辅助。

  选择性组织隆起技术关键看STEP四步,即Selective、Tissue、Elevation by、Pressure Injection。

  粘膜下内镜检查,ESD要保留肌层、浆膜层,SEMR、POEM保留粘膜层。

  SEMR粘膜下内镜术,使用球囊纯性分离,ESD刀割断余下条索形粘膜下结构。

  【暴露病变的技巧】

  1. PCM口袋法

  病变游离后阻碍空间,相对容易固镜身,可较早发现处理主要血管,减少出血,还能减少反复粘膜下注射量;先剥离再处理边界,可减少迷路。

  2. 夹瓣法Clip flap method

  放置一个钛夹在粘膜瓣的边缘,有利于内镜进入粘膜下层。

  3. Traction method

#平滑肌瘤
阅读数 4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