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康复≠普通锻炼 巧用高科技可提高康复疗效
以往,许多脑卒中病人出院后身体机能尚未恢复,更谈不上生活自理,有些恢复心切的病人会自己盲目锻炼,认为这就是康复锻炼。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燕铁斌教授指出,中国脑卒中患者致残率极高,这与社会、病人对康复治疗的错误认识有关,如果卒中早期就开始康复干预,且坚持长期、科学地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生活自理,中年病人甚至可以回归工作岗位。

我国卒中致残率高达80%
贯彻三级康复体系可有效提高病人康复水平
卒中以“五高”著名,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特别是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据了解,我国现存脑卒中病人700多万,相当于中国香港2010年初的总人口数。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四个*相比,四国的致残率在32%~39.5%之间,而中国竟高达80%。
燕铁斌指出,在高致残率的背景下,我国许多病人及其家庭对“康复治疗”的错误理解也导致卒中病人无法得到最有效的康复治疗,给家庭、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达400多亿元。
所幸的是,随着人们对脑卒中康复治疗的认识不断加深,许多省市的医保逐步开放卒中康复治疗,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患者越来越多。
燕铁斌提醒,康复治疗不能仅仅停留在早期的住院治疗,而要贯彻三级康复医疗体系。一级康复是发病早期的住院治疗,多在大医院进行,即使正在接受神经科治疗的病人也可以同时进行康复干预,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病情稳定后出院,病人要在县、区的二级医院或康复专科医院继续巩固治疗;病人各种机能得到明显改善后,病人不能在家盲目锻炼,而要在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做三级康复。
卒中康复≠普通锻炼
巧用高科技可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病因#中风病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脑血管发生破裂或意外阻塞而导致的急性脑损伤表现为头痛头晕、面瘫偏盲、麻木、意识障碍应及早治疗,临床上有药物和手术疗法简介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破裂或意外阻塞而导致的急性脑损伤,并引起损伤或坏死脑组织所支配的躯体功能异常表现的疾病。该病的发作与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原发疾病因素等有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面瘫偏盲、麻木、意识障碍等。临床上有药物和手术疗法,及早治疗非常关键。预后情况总体而言容乐观,若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则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卒中面积的增大,继发脑疝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接受医学干预后部分轻症患者可治愈且后遗症。重症患者能完全治愈,且可能会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该病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完全康复有一定的难度。影响正常生活质量。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头痛头晕、面瘫偏盲、麻木、意识障碍。诊断依据:根据临床症状,如头痛、晕眩、面瘫、麻木、意识障碍等,结合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常规,判断血液各项指标、凝血功能是否正常,评估出血风险;影像学检查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明确诊断。脑卒中有哪些类型?出血性卒中:又称为脑出血缺血性卒中:又称为脑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我国人民2013年脑卒中年龄标化(排除年龄结构影响因素干扰)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114.8/10万和246.8/10万人年[1]。是否可以治愈?部分轻症患者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重症患者往往容易治愈且容易遗留后遗症,该病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完全康复有一定的难度。是否遗传?有一定的遗传性[2]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