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对于心肌缺血这种疾病大家一定比较熟悉,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很多女性朋友患上心肌缺血的相对来说多一些,这也许和女性的特殊生理构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众多症状的心肌缺血中比较比较不容易发现的就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所以大家要注意警惕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下面大家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无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也叫隐匿型的冠心病,这种疾病分为两种类型,I型和II型,I型指的是发生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心肌缺血这种疾病患病时非常严重,有可能会发生心肌梗死,但是I型的患者在早期往往并没有心绞痛的症状。
II型比较常见,发生于存在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或者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患者。这些患者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通常是在心电监护的时候被发现。目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效防止心肌缺血发作的药物,如β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以及钙通道阻滞剂,也对减少或者消除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效,联合用药效果会更好。
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因病变程度较轻或其它血管较好补充了供血,或病人耐受力较强,所以目前还没有明显不适感觉。无症状心肌缺血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亦可能逐渐演变为心肌纤维化,出现心脏增大,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个别病人亦可能猝死。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改善冠脉供血,保护缺血心肌,但作用温和,如果长期服用后心电图尚无改善可考虑换药或加用其它药物。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原则是防治动脉硬化。
以上就是关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介绍,大家一定要警惕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这种疾病,因为这种疾病的发病状态非常迅猛,有时候还来不及急救人就不行了,所以一定要关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向本文作者提问

高秋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38505|响应时长17分钟
擅长: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危重疾病等,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肺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夹层等
¥20起
问医生
#心肌缺血#心绞痛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心绞痛、发作性胸痛为主要症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大多数可生存很多年干预措施包括休息、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简介冠状动脉(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简称冠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脉血流量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就可以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短暂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1-4]。长期心肌缺血会导致心绞痛发作,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临床上主要通过扩张冠脉、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及冠脉介入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大多数心肌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生存很多年,但有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症状表现[2]:症状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疼痛部位位于胸骨体之后,可向左肩、左臂内侧达名指或小指等部位放射。胸痛多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诊断依据[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典型心绞痛+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①心电图:发作时ST段压低,偶有T波倒置;②心电图负荷试验:增加心脏负担激发心肌缺血: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以ST段出现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2分钟为阳性;③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判断管腔狭窄程度和管壁钙化情况;④有创性检查: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2)隐匿性冠心病:有心绞痛的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3)缺血性心肌病:①有明确的心肌坏死或心肌缺血的证据;②心脏明显扩大;③心功能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依据。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cTnI、CK-MB)测定。(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有哪些类型[1-3]?1.慢性冠脉疾病或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缺血性心肌病(3)隐匿型冠心病等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1-3]?是否常见[2]?本病常见。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发病早于女性,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农村地区心肌缺血致冠心病死亡率明显上升,至2015年已略高于城市水平。是否可以治愈[1-3]?能治愈,药物治疗可改善心肌功能。是否遗传[1-3]?有遗传倾向,但是遗传病。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