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太久隐形眼镜被烤干!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案例:最近,台中一位民众戴着隐形眼镜去烤肉,没想到呆了一个多小时后回到家里,发现眼镜已经无法取出,需要紧急就医。原来,这位先生本来就患有 干眼 症,再加上长时间靠近火源,导致隐形眼镜中的水分被“烤干”而无法正常取下。

  隐形眼镜的材质是水凝胶或者硅水凝胶,如果戴着隐形眼镜烤肉连续一小时以上,水分都可能被烤干,加上上面案例中的患者本身患有干眼症,隐形眼镜很容易黏在角膜上,如果硬把它取下,恐怕会造成角膜受伤。在烤肉时,如果发现眼睛不舒服,应该及时休息或点人工泪液来滋润眼睛。

隐形眼镜 美瞳 近视__22600966_xl

  以下人群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1. 患眼部疾病

  有眼部疾病万万不能带隐形眼镜,比如眼睑、结膜炎角膜炎急性感染期、沙眼泪囊炎、泪道堵塞或泪液分泌减少者。

  2. 全身疾病

  十分神经质对任何不适相当敏感者,尤其对眼痛极敏感者;全身抵抗力下降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3. 孕期妇女

  孕妇戴隐形眼睛,角膜损伤首当其冲,同时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病情。

  4. 工作或居住环境条件差

  比如在雾霾天气时就应该不要带隐形眼镜。雾霾天气压低,如果戴隐形眼镜会加重角膜缺氧状态,容易造成角膜损伤;其次,雾霾天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细菌密度增加,隐形眼镜容易吸附这些污染物,并伴随着眨眼的动作,将它们带到镜片与眼球之间,刺激眼部,产生异物感、刺痛、发红等症状,甚至引发角膜炎、结膜炎等。还有经常在风沙、灰尘、挥发性酸碱物等接触的地方也不要带隐形眼镜。

  5. 个人卫生习惯差

  只要是隐性眼镜,就有严格的卫生要求和配戴程序,及时的消毒、护理镜片。个人卫生习惯差,稍微马虎,就很容易角膜感染。

  6. 中小学生不适宜配戴隐形眼镜

  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眼球视轴尚未定型,如果过早地、或较长时间地配戴隐形眼镜,很容易产生角膜缺氧和生理代谢障碍等副作用,也影响到正常视力。医生一般不建议妈妈为孩子选择普通隐形眼镜。

  7.40岁以上年龄较大者

  年龄越大,人的眼部组织会发生比较明显的退行性变化,眼局部的抵抗力下降,特别是眼球耐受缺氧的能力下降。

  佩戴隐形眼镜的一些注意事项:

  1. 感冒 时戴隐形眼镜患上病毒性 角膜炎

  由于感冒时身体抵抗力较弱,擦鼻涕、打喷嚏时很容易在手上沾染大量感冒病毒。隐形眼镜是一个角膜接触镜,戴在角膜上会对角膜上皮产生潜在损伤,造成角膜上皮的点状剥脱,局部抵抗力下降。如果手上的病菌没有清洗干净,就去戴或者摘下隐形眼镜,有可能将病毒带入眼中,使得角膜感染病毒,或者使原先潜伏于神经根部的病毒复发,也会诱发或加重病毒性角膜炎等眼疾。

  2. 眼药水的选择

  佩戴隐形眼镜时,切勿使用非专用滴眼液,以减少对眼睛的伤害。配戴者如需使用其他眼药水时,在眼药水种类的选择、使用时间及使用频率上,应听从医生的建议或指导。

  3. 带着隐形眼镜睡觉小心失明

  绿脓杆菌和阿米巴细菌是引发角膜炎的常见病菌,如果人们在睡觉前不摘下隐形眼镜,这些病菌很可能在夜间大量繁殖,从而引发角膜炎,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发现,很多人还经常用自来水洗隐形眼镜,而阿米巴细菌正来自自来水,英国每年由此引起的角膜炎超过50例。戴隐形眼镜睡觉还有个坏处是,人们对角膜炎引起的不适并不敏感,一旦感觉眼部不适,问题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4. 每天戴隐形眼镜不宜超过8小时

  每天戴隐形眼镜的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对于首次戴隐形眼镜的人要更短时间,此外,带彩色隐形眼镜的用户来说,时间要比普通片要短。

#干眼症#感冒#结核性间质性角膜炎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飞沫传播常见病,表现为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多可治愈,部分患者可并发肺炎、休克而致命简介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伴头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以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表现为主,单纯型起病急,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可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胃肠型以腹痛、腹泻、呕吐症状为主,肺炎型可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中毒型可有全身毒血症、神经系统受损、心血管系统受损等表现。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轻症患者病程短,常呈自限性,有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本病多数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周期为1~2周,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应该引起重视,以免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症状表现:乙型流感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如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乙型流感和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乙型流感有哪些类型?乙型流感根据的临床症状分为:1.单纯型2.胃肠型3.肺炎型4.中毒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乙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怎么预防?养好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习惯,经常接触的东西进行清洁消毒,应少去人群集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源。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应该佩戴口罩。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具体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主要患病人群是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需手术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可能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珍珍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