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如何防治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胃炎3


    胆汁反流性胃炎又成文碱性反流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由十二指肠反流液损伤胃黏膜或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以腹胀、恶心、呕吐、烧心、反酸、食欲不振、消瘦、排便不畅为主要临床症状。较为严重者还会出现胃出血、排黑便、呕血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如何防治,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方法

  1.西药治疗:胃动力药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具有抑制胆汁反流入围,增加胃肠道蠕动,保护胃黏膜的功效。胃黏膜保护剂也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可以减轻反流的胆汁,刺激胃酸对胃黏膜的作用,促使胃黏膜分泌粘液,从而消除炎症,保护胃黏膜。

  2.中药治疗:脾胃升降失调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之一,肝气郁结也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之一。在中医看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 据病因采取去因治疗法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适合较为严重且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不用手术治疗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预防方法

  1.一般预防方法:常用的预防方法有改变两上臂上举的不良睡姿,不穿紧身衣裤,不要经常过度弯腰、不要将腰带扎得过紧,不要过度肥胖,少抽烟喝酒,少吃高脂肪食物。

  2.饮食预防方法:少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少吃煎炸油腻的食物,少暴饮暴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食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多吃易消化、细软的食物,多吃瘦肉、牛奶、鸡蛋清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少喝鲜柠檬汁、鲜番茄汁、浓茶、咖啡等刺激性或酸性饮料。  

  大家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如何防治后,如出现不良症状,就应及早 据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日常,还要注意预防疾病,以免患病,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及日常工作。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咨询39健康网相关专栏的医生或者各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患者答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获取,关注有惊喜哦!

#预防#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性胃炎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饮食规律人群的易发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治疗后易复发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振等简介胃炎是最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各种因素(如药物、酒精、感染、创伤、饮食等)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引发胃黏膜产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通常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1-5]。症状表现[1-4]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部胀满感,恶心,呕吐,食欲振。部分患者可能会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上腹部隐痛。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呕血、黑便、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情况。诊断依据[1-4]如出现相关症状(上腹部疼痛,腹部胀满感,恶心,呕吐,食欲振等)且有相关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压力过大、药物刺激、过量饮酒、受过创伤刺激、饮食规律等),可进行疑似诊断;在胃镜下观察到糜烂和/或出血病灶,可确诊。疾病类型[1]1.急性胃炎2.慢性胃炎3.特殊类型胃炎或胃病(1)腐蚀性胃炎(2)感染性胃炎①细菌感染②病毒感染(3)克罗恩病(4)嗜酸性粒细胞胃炎(5)淋巴细胞性胃炎(6)Ménétrier病(巨大胃黏膜肥厚症)是否具有传染性[1-4]?胃炎属于传染病。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引发的胃炎具有传染性外,其余胃炎具有传染性。对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炎来说,由于幽门螺杆菌具有口-口/粪-口途径传播的特点,因此公筷及分餐制可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从而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炎发生。是否常见[3,4]?常见,但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缺乏临床表现。是否可以治愈[1-4]?预后(治疗后疾病的改善或发展情况)取决于病因。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症状会减轻,但复发很常见。所以,具体治疗效果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李俊霞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