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性质:综合医院
医院类型:公立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科室数:65
床位数:1800
医师数量:580
高级职称人员:230
硕博以上导师人数:149
年门诊量:130万人次
医疗办公占地面积:111510平方米
重点学科:外科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
特色专科:眼科、骨科、产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临床护理、儿科、口腔科、肾内科、医学影像科等
全国知名专家:查振刚、罗良平、钟敬祥、徐安定、王存川、冯烈、刘升明、尹良红、苏泽轩、潘运龙、曹明溶、王宁霞、刘宏伟、肖小敏、罗新、李瑞满、柳国胜、王向宇、徐萌、潘集阳、陈卓铭、王晓白、徐浩等。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1个临床重点专科。医院拥有最高端的诊疗设备: PET/CT;3.0T MR磁共振扫描仪;PET/CT-MR三模式影像系统为全球最先进的分子影像配置,属国内首家;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数字一体化介入复合手术室等。医院手术中心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层流手术间,均采用国内先进的层流净化系统。医院设有综合区(VIP病房),拥有各项高端医疗设施,按照星级酒店标准配置,可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患者需求。
4月10日,广州首家“立体心电图远程会诊中心”及“立体心电图培训基地”在该院挂牌成立。本次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心血管疾病防控工作,正式向社区化迈进一大步;
6月29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信公众服务号正式上线,支持预约挂号及支付等服务功能,成为广州首家支持预约挂号及支付的医院微信服务号,这也标志着大型三甲医院在微信就诊服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月11日,副院长、暨南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存川教授率领的减重团队迎来了“胃旁路手术十周年成果展”; 王存川教授的团队目前开展胃旁路减重术400余例,占据国内首位;
9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名列其中;
11月5日,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依托单位、重点开展临床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新型科研实体——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11月19日,广州华侨医院宣布与支付宝钱包达成合作,正式实现“支付宝看病可以医保实时报销”。 今后,用户使用支付宝钱包可以在广州华侨医院就诊,可实现广州医保门诊实时结算,广州华侨医院是全国首家实现医保移动实时报销服务的医院,也是广州首家综合性医院加入到支付宝的“未来医院”计划。
1991年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医院”称号
1995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2003年荣获“广州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
2008年荣获“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先进集体”称号
2009年荣获“全国侨办系统先进集体” 称号
2010年荣获“广州十佳三甲医院” 称号
2011年荣获“广州十佳三甲医院”称号
2011年医院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 称号
2011年被广东省卫生厅授予“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称号
2012年荣获“广州十佳三甲医院” 称号
2013年荣获“广州十佳三甲医院” 称号
相关推荐
- 看病不用带钱包!暨大附一院实现微信挂号及支付
- 国内首例“猪尾巴管”放置术患者顺利诞下龙凤胎
- 暨大一院远程心电检测点成立 心电图可在家门口做
- 华侨医院李进义教授出席美国亚美多学科峰会
- 暨大附一医院利用复合手术室成功切除巨大动脉瘤
- 广州华侨医院成功举办华夏血管腔内治疗策略大会
医院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