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也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它是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表现的,并排除可能引起以上病状的器质性疾病病因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反复发作是其特征。以20~40岁中青年发病者居多,发病率8%~10%。作为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IBS受累的器官包括食管、胃、胆道、大小肠和肛门直肠。IBS虽然不危及人的生命,却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与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IBS一般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就诊常常是由于以下原因:严重的疼痛、排便急迫感、大便过频、血便、焦虑等。临床症状多样,轻重不一。所有症状皆可见于器质性胃肠病。症状虽有个体差异,但对于具体患者则多为固定不变的发病规律和形式。IBS症状的发作频率在不同患者之间变化很大,一些患者每天均有症状发作或连续发作,而其他患者可长期无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腹痛以及腹部不适:常沿肠管有不适感或腹痛,可发展为绞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排气排便后缓解。有些食物如粗纤维蔬菜、粗质水果、浓烈调味品、酒、冷饮等,可诱发腹痛。但腹痛不进行性加重。睡眠时不发作。

  (2)腹泻或不成形便:常于餐后,但不发生在夜间。偶尔大便最多可达10次以上。但每次大便量少,总量很少超过正常范围。有时大便仅1~2次,但不成形。腹泻或不成形便有时与正常便或便秘相交替。

  (3)便秘:每周排便1~2次,偶尔10余天1次。早期多间断性,后期可持续性而需服用泻药。

  (4)排便过程异常:患者常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便急等症状。

  (5)黏液便:大便常带有少量黏液。但偶有大量黏液或黏液管型排出。

  (6)腹胀:白天明显、夜间睡眠后减轻,一般腹围不增大。

  更多精彩内容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获取,关注有惊喜哦!

图片1
#肠易激综合征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与情绪抑郁、焦虑、紧张密切相关特征是发作性腹痛、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以中青年人为主,女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女性多发,有家族聚集性倾向。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等。通过解痉、止泻、通便等药物治疗以及心理辅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得到缓解,但还会复发,对身体一般会造成太大伤害,预后良好。症状表现: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痛,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腹泻或便秘)的改变。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的反复发作的腹痛,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腹泻或便秘)的改变临床表现,结合肠道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的基础上,即可确诊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有哪些类型?目前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分型,主要采用的是罗马Ⅳ标准,以Bristol大便形状分型作为肠易激综合征亚型的分型标准(患者的大便性状,要通过对患者病史的详细采集而得到):1.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IBS-C)2.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3.肠易激综合征混合型(IBS-M)4.肠易激综合征未定型(IBS-U)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病,我国成人发病率为10%左右。是否可以治愈?能治愈。症状可反复或间歇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但经过解痉、止泻、通便等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预后良好,一般会对寿命造成明显影响。是否遗传?会。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现象。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李俊霞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