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是心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
7月5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孙祥宙博士在门诊大楼5楼中厅开展了一堂题为《勃起功能障碍——男性健康的风向标》的讲座,孙祥宙博士在讲座上强调:ED是静止性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ED患者即使诊断时没有心血管疾病症状,也应把他当做一个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待。
ED是男性健康下降的标志
ED是指男性持续或反复发生阴茎不能达到或维持勃起,以完成性交,可表现为获得勃起的能力不一致,仅能维持短暂勃起的趋向或完全不能勃起。
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男人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烟酒和过度的饮食,加上缺乏睡眠和足够的锻炼,ED侵袭男性健康的强度可谓越来越猛烈。
“那活儿”一向是男人自信的来源。据孙祥宙博士介绍,强劲的勃起已经不仅仅是男人健康强壮的表现,而且还是健康的“风向标”!尤其是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男性整体健康下降的标志。
ED和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相同
以往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勃起不好是躯体疾病,很少有人会将勃起功能障碍(ED)视为整体健康下降的标志。但近年来,不断有新研究证实,ED和慢性病关系密切,彼此之间有共同的发病机制。
孙祥宙博士介绍,ED和心血管疾病有诸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脂代谢紊乱、吸烟、静坐、肥胖等。其中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导致血管舒张下降,更是导致血管性ED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病恰恰也是源于内皮功能下降,引起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看,ED和心血管病实际上是“同源”的。
孙祥宙博士提醒在场病友:一旦出现ED,患者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以免延误其它慢性病的诊断和治疗。
#病因#尿道结石#勃起功能障碍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包括勃起硬度足或维持时间久致病原因复杂,大部分可改善症状简介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是指在性生活中有正常的性欲冲动且受到有效的刺激,但是由于自身原因能维持足够的阴茎勃起,从而法达到满足感,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即可确诊勃起功能障碍。功能器官退化、心理压力过大、良性经历、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勃起功能障碍久而久之会影响生活、心理等方面,需要及时进行干预。症状表现:在性交过程中能长时间维持足够的阴茎勃起或者完全法勃起。诊断依据:临床问诊时,临床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性生活史,既往相关基础疾病史,有手术外伤史和一定的心理社会史,尤其是性启蒙或者初次性经历等,这对勃起功能障碍的首次确诊十分重要。就医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辅助确诊,如夜间阴茎勃起试验等。通过国际功能指数评价问卷调查表,来判断勃起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勃起功能障碍有哪些类型?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血管性(含动脉性、静脉性和混合性)、神经性、内分泌性和解剖结构性。混合型勃起功能障碍:多见。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是。4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半数以上患有同程度的ED,其中完全法勃起的人群占比有10%[1]。是否可以治愈?部分患者在解决造成勃起障碍的诱因,对症下药后可以治愈。但是如果已经造成可逆伤害的,则治疗效果甚微。有望治愈的三种的类型跟激素缺乏有关的勃起功能障碍:通过补充缺少的激素[1]。心理或者精神原因有关,但器质性因素的勃起功能障碍:通过心理精神治疗来恢复功能,比如性心理疗法、夫妇间行为治疗[1]。创伤后血管损伤,未达到可逆的程度的年轻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1]。大部分患者能达到治愈目的,只能通过相关治疗改善症状。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