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三大错误习惯伤腰椎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因为腰痛腿麻就诊,经过检查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这个诊断着实让人都吃惊,年纪轻轻的他怎么会得上这个“中老年病”。仔细询问病史发现,小伙子因为家境殷实,早早就买了车,再加上平时运动少,几年下来,他的腰痛越来越频繁。

  现今社会,汽车在逐渐改变我们出行方式、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汽车病”。据我们观察,因为开车久坐,特别是开车时坐姿不当引发的腰部问题最为严重,致使低龄腰腿痛患者逐年增加。

1387475503625_1

  常见的错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将座椅调得过前或过后。座椅太靠前,四肢的活动空间减少,肘关节及膝关节处于极度屈曲的状态,关节活动范围相应减小,四肢及腰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长时间易造成四肢及腰背肌肉酸痛;座椅太靠后,四肢需要努力伸向方向盘及踏板,躯体势必前倾加大,增大了腰椎间盘的压力,易引发椎间盘突出。建议:座椅面应略微后倾,臀部尽量靠后,在腰部可以垫5~6厘米厚的靠垫(如图),可以维持腰椎前凸的正常生理弧度,起到支撑作用。

  2.车内温度过低或过高。夏季车内空调调得过低,会使局部血管、肌肉处于收缩状态,各类炎性因子局部堆积于组织间不易清除,导致滑膜炎、韧带炎、筋膜炎等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产生疼痛症状。冬季车内温度过高,则容易让皮肤毛孔张开,下车时更容易让腰背部着凉。建议:车内温度以体感舒适为宜。如果已经有腰痛症状,可以进行腰部热敷理疗,佩戴腰托,对腰椎支撑保护。

  3.频繁急刹车。正常人体腰椎从侧面看凸向前方,每节腰椎之间靠小关节、韧带、椎间盘以及周围的肌肉维系。行车过程中急刹车时,惯性及前冲力会使司机身体向前急冲,此时颈腰椎也会随之向前猛地屈曲,之后又弹回原位,长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摇摆伤”。建议:对路况提前做预判、平稳驾驶,既能提高行车安全,又能减少腰部的负荷。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梁 裕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
阅读数 1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腰腿压痛、酸痛、牵拉痛为主要表现诱因涉及骨科、肿瘤科、内科等多种疾病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手术、针灸多种治疗方式简介腰腿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候群,诱因较多,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急性外伤、神经炎、骨样骨瘤、肾炎等疾病都可诱发此类症状。腰腿痛以钝痛、压痛、酸痛、胀痛、闷痛、撕裂痛、牵拉痛为常见表现,多伴随腰腿活动受限症状,可通过药物、手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该疾病根据根本病因同,预后有很大差别,部分可彻底治愈,部分能治愈。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钝痛、压痛、酸痛、放射性疼痛、活动受限等。诊断依据:触诊有疼痛感即可明确诊断,部分病情严重者处静态亦有疼痛感。疾病有哪些类型?腰腿痛可根据诱发该症候群的根本病因进行分类:1.损伤性腰腿痛:主要包括急性损伤、慢性损伤两种类型,常由外伤或劳损导致。2.炎症性腰腿痛:主要包括感染性炎症、菌性炎症两种类型,常由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导致。3.退变性腰腿痛:人体停止发育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退行性病变,多起于20~25岁。4.发育及姿势异常性腰腿痛:主要包括先天性、后天性两种类型,受遗传因素和生活运动习惯影响。5.肿瘤及类肿瘤性腰腿痛:主要包括肿瘤及类肿瘤两种类型,肿瘤又可细分为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两种类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非常常见,发病率极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性别的患者。整体上看,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是否可以治愈?部分腰腿痛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彻底治愈,例如炎症、损伤、肿瘤引起的腰腿痛;部分腰腿痛能治愈,只能通过针灸、推拿缓解,例如退变、劳损引起的腰腿痛。而且大部分腰腿痛治愈后,可合并其他类型腰腿痛发生,这是随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病变的必然阶段。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否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焦学龙副主任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