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怎么办最有效
作者:欧宏亮
新生儿的到来是最幸福的时刻,基本上所有的新生儿都会有黄疸的症状,这使很多的妈妈感到非常的苦恼,对于新生儿的黄疸症状父母也是需要做一些日常护理的,才能使宝宝的黄疸症状尽早的消退,那么宝宝黄疸怎么办最有效呢?
宝宝黄疸怎么办最有效
宝宝有黄疸的症状时,父母可不必惊慌,对于黄疸现在最常用到的就是照蓝光的方法,由于宝宝身体里面对于胆红素的处理来不及,胆红素没有顺畅的排出就会堆积在一起,从而出现了黄疸的症状,通过血液的循环到达了宝宝的皮肤,使宝宝的皮肤有发黄的现象,通过照蓝光的方法,可以使宝宝身体里面的胆红素转换成了其他的物质,使宝宝身体里面堆积的胆红素找到了很好的出口,当胆红素从身体里面排到体外之后,黄疸的症状就会得到改善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黄疸的患儿一定要照顾好,在照顾宝宝的时候要注意仔细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可以从宝宝的大便颜色、肤色以及身体状况等全面观察,在平时的时候家里面也不要让光线太暗,让阳光自然洒射进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带着宝宝出去晒晒太阳,注意不要让阳光对着宝宝直射,可以选择树荫的地方,对于宝宝的黄疸症状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并且还有助于宝宝补钙。
宝宝黄疸怎么办最有效呢?宝宝患有黄疸症状的话可以使用照蓝光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最常使用的一种黄疸治疗方法,主要是让宝宝身体里面的胆红素可以顺畅的排出,从而使黄疸的症状得到缓解,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宝宝还要做好悉心的照顾,如晒晒太阳。
#黄疸病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各种原因(肝损害最常见)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组织、体液黄染轻症可治愈,存在原发病者需明确病因对症治疗简介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同[1,3]。症状表现[1-2]:典型症状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黄染,可伴有皮肤瘙痒。诊断依据[1]:依据黄疸的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肝功能检查中血清胆红素指标升高(血清胆红素>34.2μmol/L)可确诊疾病。疾病类型[1-2]:1.按发病原因分类:(1)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3)阻塞性黄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2.按增高的胆红素性质分类:(1)非结合胆红素血症黄疸(2)结合胆红素血症黄疸是否具有传染性[1]?黄疸本身是传染病,传染性。但是由病毒性肝炎(多见于乙肝、丙肝)引起的黄疸则具有传染性(肝炎病毒处于复制活跃期时)。通过什么方式传染[5]?乙肝、丙肝(肝炎病毒处于复制活跃期)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包括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性接触传播以及母婴传播。怎么预防[5]?乙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当前尚针对丙肝的有效疫苗。避免与感染者的过度接触、避免医源性传播(如规范使用注射器、血制品等)、避免安全的性行为,都是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是否常见[1,2]?本病常见。其中肝细胞性黄疸最常见,而病毒性肝炎约占肝细胞性黄疸病因的90%以上。是否可以治愈[3]?本病轻症可以治愈,但是由于原发肝病导致的黄疸,需在明确原发病因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对症治疗,以维持在肝功能代偿期。是否遗传[1]?具有遗传性,部分遗传性疾病患者好发黄疸。易引起的黄疸遗传性疾病为遗传性高结合胆红素血症,该病包括Rotor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遗传性胆汁淤积性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包括进行性家族性胆汁淤积、良性复发性胆汁淤积、妊娠复发性胆汁淤积)、肝内胆管发育良综合征、胆管囊性病等。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