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长期不稳容易患抑郁症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近年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5倍,抑郁复发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8倍,64%的糖尿病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曾有过一次抑郁。更为值得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不利于血糖控制,甚至会引发悲剧。

  糖尿病患者与抑郁的密切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必须时刻注意饮食管理,经常监测血糖、长期服药,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预示着病情严重,导致心理压力增加,悲观情绪更严重。

血糖长期不稳容易患<a word=抑郁症" src="https://image.healthjd.com/pop/jfs/t1/215650/14/7171/402881/61b1a105E551ab950/dda17e330667737b.jpg" />

  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在5—10年内可能出现并发症,这时刻威胁着患者,必然使人产生恐惧、悲观和焦虑的情绪。另外,长期治疗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心理压力会剧增。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时,皮质醇分泌亢进,大量的皮质醇会降低葡萄糖的利用,并拮抗胰岛素,使血糖升高,发生恶性循环。

  四类糖尿病病人最易患 抑郁症

  专家指出,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情况都与糖尿病抑郁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女性情绪波动更大,患抑郁的危险比男性高;中年人承担着来自家庭、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其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血糖长期控制得不好、并发症较多的患者,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更大,抑郁的患病率更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女性、病程长、并发症多、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者,尤应注意排查抑郁等心理疾患并及时治疗。

  糖尿病病人患抑郁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上抑郁后,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一开始会闷闷不乐,最终发展到悲痛欲绝;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躁动,严重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些老年患者出现严重失眠便秘、腹胀、食欲下降、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心前区疼痛,还会出现诸如头痛、腰背痛、关节痛等以疼痛为主的症状,并且服止痛药无效。因此,当家人发现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状况时,要警惕糖尿病抑郁的发生。

#糖尿病#抑郁症#抑郁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糖尿病有哪些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其他糖尿病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情况控制好,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邹大进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