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点穴食疗缓解妊娠呕吐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中国人自古推崇“龙”,今年是龙年,不少人特地怀孕,为了能生个龙宝宝,但怀孕期间的呕吐确实困扰很多准妈妈。中医认为,妊娠呕吐即恶阻,是指受孕后2~3个月之间,反复出现的以恶心、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为主要症状的孕期病症。

  点穴疗法缓解 妊娠呕吐

  妊娠呕吐分补法和泻法。补法:内关穴,继以背部循压法,再点膈俞穴,可抑制胃气上逆。肾俞穴,能安胎补气。足三里穴,引胃气下降。泻法:太冲穴,有止呕作用。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准妈妈怀龙宝宝必备 点穴食疗缓解妊娠呕吐

  穴位:内关、膈俞、肾俞、足三里、太冲。

  如有头痛者,加前额推运法。

  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依次点穴。

  治疗效果:轻者,呕吐数天,不治自愈。重者,点穴4~5次,即可治愈。

  中医食疗偏方缓解妊娠呕吐

  食疗方——

  1、 每次服1小勺蜂蜜,每日3次。

  2、 鲜生姜1片,放口中咀嚼。

  3、 甘蔗汁1杯,加生姜汁少许,一次服完,可视情况服次数。

  4、 柚子皮20克,切碎,煎水代茶饮,每日一次。

  5、 米醋60毫升,煮开,加入白糖30克,溶解后,打入鸡蛋一只,待鸡蛋熟,食蛋食醋。

  偏方——

  【方1】乌梅肉、生姜各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肉、生姜、红糖加水200克煎汤。每次服100克,每日2次 。

  功效提示:乌梅性温味酸,有敛肺止咳,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安蛔的作用,可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久痢,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钩虫病牛皮癣等。据《本草纲目》记载,乌梅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粘不仁,去青黑痣,蚀恶肉。去庳,利筋脉,止下痢,好睡口干。水渍汁饮,治伤寒烦热。止渴调中,去痰治疟瘴,止吐逆霍乱,除冷热痢。治虚劳骨蒸,消酒毒,令人得睡。

  此方具有和胃止呕,生津止渴。适用于肝胃不和之妊娠呕吐。

  【方2】鸡蛋2只。姜切丝约2汤匙或适量。盐少许。

  做法:下油1汤匙,放下姜丝炒香铲起。烧热锅、下油1汤匙,打开鸡蛋放下锅中,‘慢火煎至半凝固时,放下半份姜丝,洒下少许盐,折成半月形,煎至两面黄色铲起上碟。余下鸡蛋1只与半份姜丝的做法同上。

  功效提示:姜有益脾胃、散风寒的功效;鸡蛋功能滋阴、润燥、养血。

  此方具有祛风暖胃的功效,含有蛋白质,食后可达进补目的。

#中医#妊娠剧吐
阅读数 1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妊娠早期持续出现恶心呕吐、食欲振剧烈呕吐可致电解质紊乱甚至昏迷死亡经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简介妊娠呕吐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是指孕妇在孕6周前后出现的早孕反应,表现为妊娠早期(多数在孕6周前后左右,8~10周达到高峰)恶心呕吐、食欲振、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等。大部分妊娠呕吐的孕妇经过食物调整和药物治疗后可自行缓解,但是如果持续出现妊娠剧吐,孕妇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死亡。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孕妇在妊娠早期持续出现恶心呕吐、食欲振等症状。诊断依据:依据孕妇呕吐症状、病史询问,结合尿液、血液、超声检查,排除其他有可能引发呕吐的其他疾病,如胃肠道感染(伴腹泻)、胆囊炎、胰腺炎(伴腹痛、血浆淀粉酶水平升高正常值5-10倍)、尿路感染(伴排尿困难或腰部疼痛)、病毒性肝炎(血清肝炎标志物阳性、肝酶水平显著升高)等,即可诊断妊娠呕吐。妊娠呕吐有哪些类型?妊娠呕吐分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妊娠呕吐常见。初次妊娠的孕妇最常见,发病率为50%~80%,而再次妊娠时,妊娠呕吐的复发率为15%~81%[1]。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可以治愈,大部分发生妊娠呕吐的孕妇经过及时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后可自行缓解。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程桂平主任医师辽宁省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