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需抗血小板治疗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包括了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无论是稳定性心绞痛,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是保守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PCI术)。

  而导致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累及全身多个血管床,冠心病患者往往多支心脏冠状动脉或全身其他部位动脉都会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病变。对于这样的高危患者,即使发病后给予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将来发生第二次缺血性事件的风险也非常大,应采取积极的强化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高危患者首选抗血小板治疗

  在国内外权威指南都推荐抗血小板治疗,而在冠心病里面ACS的疾病风险系数较高,患者若不采取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充分,其血管病变后发生再梗几率和累积死亡率都较高,治疗是需要争分夺秒。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并且贯穿治疗始终。

  为什么要选用抗血小板药物?

  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血小板有不断更新的能力来取代已受抑制的血小板,如果不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擅自停药,加重和再次发病的危险就会反复出现,需要患者谨慎对待。

  所以,患者无论采取了哪一种手术治疗,都需要将抗血小板药物作为治疗基石,以降低身体其他部位的血塞风险。另外,患者在出院后,也应该听从医生的指引长期服药,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和控制危险因素,要避免因擅自停药而造成的病情复发。

  服药该注意什么?

  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于能耐受阿司匹林的病人,建议先给予一次阿司匹林负荷剂量,然后需长期维持,终生服用。对于高危患者来说,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更强更好地改善缺血、减少复发风险,因此推荐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同时给予氯吡格雷75mg治疗,建议服用至少12个月。而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建议改为使用氯吡格雷75mg治疗,服用时间同样至少需要12个月。

  在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除了剂量和服药时间要注意外,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很重要的,它能够让药物作用充分发挥。阿司匹林尽量在饭后服用,而氯吡格雷可以在饭前服用。要提醒大家的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一定出血风险,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胃痛或黑便等现象,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整个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应坚持定期复查,还要评估服药过程中出现的缺血症状和出血危险,以便可以及时调整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

  心脏意外事件频发敲响警钟

  年轻人频出心脏意外事件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该如何服药?

#病因#冠心病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胸闷、胸痛伴有呼吸困难,或心悸等主要需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及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目前冠心病法治愈,仍需长期药物治疗简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发生的疾病。当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积聚形成斑块时,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这些斑块会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减少或阻碍流向心脏的血流量,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最典型的症状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等。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积极规范的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CTA或冠脉造影等)确诊。心电图可大致提示冠心病发作的迹象;超声心动图明确心室运动情况;冠脉造影用以明确狭窄的血管以及部位。疾病类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症状型冠心病(隐匿性冠心病)(3)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2.3%[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一旦确诊,需终身服药。因血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后,斑块在短期内易消失,如果控制好,有可能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如心绞痛、急性心梗等严重并发症。是否遗传?有。遗传因素对冠心病有影响。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程姝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