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4抑制剂研究有助于探索早期联合治疗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纪立农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会议(CDS)召开第三天,在“循证医学与新药研发”的专题研讨会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纪立农谈了DPP4抑制剂在中国研究的新进展。

  何谓DPP4?DPP4是体内的一种酶,主要作用是在分解体内的蛋白质。其中一种被DPP4分解的蛋白质叫做GLP─1,它是由肠道细胞分泌的荷尔蒙,GLP-1可以通过可以刺激胰岛素、抑制升糖素、抑制胃排空和让胰岛细胞重生的方式来降低血糖。导致DPP4失活从而不分解GLP-1的DPP4抑制剂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攻方向之一。

  纪立农教授指出,发动DPP4抑制剂VISION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探索早期联合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分析二甲双胍单药加量治疗还是联合治疗,以及体重、年龄等其他因素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据了解,目前研究最为深入并已应用于临床的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利格列汀。DPP4抑制剂VISION研究从2012年开始持续开展了三年,共纳入全国37座城市、127家医院,随机抽取了3084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纪立农教授团队主要研究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和单用二甲双胍,哪种治疗方式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更有效且更耐受。该研究还制定了主要入选标准和主要排除标准,以及受试者研究流程。

  最终的研究疗效非常显著,纪立农教授发现“维格列汀+二甲双胍降HbA1c”疗效比二甲双胍组更显优效性;除年龄小于60岁且BMI大于等于24kg/m2的亚组外,其他三个亚组更显优效性;同时,联合治疗24周后HbA1c降低比例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不增加体重,而空腹血糖降幅则没有差异。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期间没有死亡时间报告,总体人群中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事件为代谢及营养类疾病和高脂血症,两组低血糖和胃肠道不良时间的发生率低且无明显差别。

#病因#糖尿病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糖尿病有哪些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其他糖尿病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情况控制好,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邹大进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