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可能是癌症的“帮凶”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细菌感染癌症有密切关系,细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癌症的“帮凶”。

  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剂学系副教授俞振纲介绍,人体内约有150万亿个细菌,其中99%不属于病原体,也就是没有能力引发人类疾病的寄生物。在其余仅1%的细菌中,有70%到90%属侵袭性细菌。虽然它们与人体内细菌总数相比微不足道,但却往往带给人类很大麻烦。

  俞振纲的研究团队发现,侵入人类肠道的侵袭性细菌如沙门氏菌等,可能具有阻止癌细胞“自杀”的能力。

  他解释说,人体细胞受感染或遭遇基因变异后往往会“自杀”,以求保证其他细胞正常运作。侵袭性细菌——沙门氏菌所分泌的FimA蛋白能启动人体细胞中线粒体上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与己糖激酶的复合体,从而阻止细胞“自杀”。细菌也得以在细胞内繁殖,导致胃肠炎等病症。如果遭到入侵的是癌细胞,FimA蛋白也可能保住癌细胞的性命,使其继续增殖。

  此前研究证实,肝癌宫颈癌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唯有胃癌被公认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那么细菌是否还左右着其他种类的癌症?俞振纲认为,在细菌堆积的人体部位,如大肠等,可能受各种侵袭性细菌的影响,导致癌症加速形成。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我国保健品维权何去何从?(专题)

结核病疫情80%患者在农村

调查:医院卫生及医后服务问题多

民意调查:超过七成人愿生两个孩子

女孩面部畸形似“阿凡达”(图)

#癌症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查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