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强柱炎治疗三类药物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以往主要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近年来用药范围有所扩大。据观察,某些慢作用药对本病治疗有效。

  (1)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一类药物可迅速改善病人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无论对 早期或晚期,都是首选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繁多,它们对强直性脊艘炎的疗效大致相当,应根据病人的病情,选用其中的一种药物。若一种药物治疗2—4周,疗效不明显,则可改用其他品种。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并非多多益善。否则,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会增加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盘点强柱炎治疗三类药物
强柱患者应坚持运动疗法

  据临床观察,消炎痛(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较明显,若病人年龄不大,又无禁忌证,不妨一用。氨糖美辛(每次0.1克,每2—3次)、怡美力(每次0.1克,每日2次)、莫比可(15毫克,每月1次)、乐松(每次60毫克,每月3次),双氯芬酸钠(扶他林,每次25毫克,每日3次,或其缓释片75毫克,每日1次),萘丁美酮(每月1克,1次服)、优妥(90毫克,每日1次)、英太青(每次50毫克,每日2次)、戴芬(75毫克,每日1次)、西乐葆(每次100~200毫克,每日2次)、万络(每次12.5~25毫克,每日1次)等,关节晨僵明显或夜晚疼痛严重者,临睡时可用消炎痛栓剂(50~100毫克塞入肛门)。若病人对所用的一种药物有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则应继续治疗至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完全控制,以后可减少药量,以最小有效量巩固治疗,无症状后再维持一段时间,才可酌情停用。如停药过快;往往达不到抗炎效果,容易引起症状复发。

  (2)糖皮质激素

  因糖皮质激素也不能影响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而旦长期是使使用弊大于利,故不能作为常规使用,尤其不宜大、中剂量长期使厨。只适用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或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能控制症状者,即使应用,一般以小剂量为宜,如泼尼松(强的松)每日不超过10毫克。有关节外损害,如急性虹膜炎、肺受累者也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只有在症状严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小剂量激素不能控制时,才可用较大剂量。待症状控制、慢作用药已发挥作用,便应逐渐减量,直至停用。个别对非甾体类抗悦炎药治疗抵抗或单发的外周关节,可用利美达松、得宝松、醋酸曲安奈德等关节内注射。

盘点强柱炎治疗三类药物
详解“强柱”最新的治疗策略

  (3)慢作用药

  经过大量研究证实,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金属制剂,青霉胺、抗疟药、硫唑嘌呤等慢作用抗风湿药,对强直性脊柱炎无效。近年来柳氮磺毗啶一般认为对伴有外周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有效,但以脊柱为主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尚有争论。每次0.25克,每日3次开始,每周每次增加0.25克至每次1克。每日3次,个别用至每次1克,每日4次。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其他有皮疹、血液、肝等反应。但少见,还可使精子数目减少、活性降低及形态异常等。以上副作用均可在停药后消失。用药期间应注意白细胞、血小板、肝功能等。甲氨喋呤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的报道。用小剂量脉冲疗法,即每周1次,第一周2.5—5毫克,以后每周增加2.5毫克,至每周10—15毫克。口服和静脉注射疗效相似。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其他有骨髓抑制、脱发口腔炎头痛等,所有副作用在停药后可以消失。老年、肥胖、糖尿病肝病肾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不宜使用。孕妇忌用。用药期间不宜饮酒,应定期检查白细胞;血小板、肝功能等。雷公藤多苷,近年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也取得一定疗效。每次10毫克,每扫3~4次。副作用有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皮疹、色素沉着闭经等。

  中药在治疗该病中有一定作用。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除雷公藤外,还有蛇酒、蛇片、正清风痛宁、汤剂等,都有缓解关节疼痛、肿胀、降低血沉等作用。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柱炎)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表现为腰背痛、晨僵男性青壮年好发,家族聚集现象明显法治愈,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简介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男性青壮年好发,主要侵犯脊柱小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髋关节、膝关节等外周关节,表现为腰背部钝性疼痛、晨僵,休息时加重,活动时减轻。少数重症患者还会出现低烧、劳累、消瘦等全身症状。随着病程进展,患者脊柱会逐渐畸形、强直,甚至残疾,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进行早期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控制脊柱炎症进展,延缓疾病进程,降低致残率。症状表现强直性脊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下腰背部钝性疼痛、晨僵(早上起床后,病变关节在静止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僵硬,适当活动后逐渐减轻的现象),休息时加重,活动时减轻。晚期出现整个脊柱各方向活动受限,最终脊柱自下而上逐渐发生强直,法活动。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腰背部钝性疼痛、晨僵)及其他症状表现,再结合X线、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和分析HLA-B27(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B27,一种白细胞表面抗原,该抗原若为阳性,高度提示强直性脊柱炎可能,但是少数正常人也表现为阳性,故单通过此方法能直接诊断)等做出诊断。目前国际上一般均沿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1)临床指标:①下腰痛、晨僵至少持续3个月,活动后减轻,休息后缓解;②腰椎前屈、侧屈和后伸活动受限;③胸廓活动度较健康同龄人和同性别者减少[1]。(2)放射学标准: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2~4级。诊断标准:(1)肯定:满足放射学标准和临床标准1~3条中的任意1条。(2)可能:符合临床标准3条;或符合放射学标准而具备任何临床标准,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在0.25%左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2][3]。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强直性脊柱炎目前法根治,进行早期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控制脊柱炎症发展,延缓疾病进程,降低致残率。是否遗传?可遗传,但绝对,一般是在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导致发病。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杨铁生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