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爱「囤东西」可能是老痴!父母6种囤积行为要警惕

爱「囤东西」可能是老痴!父母6种囤积行为要警惕

现代人有多喜欢「囤东西」?

 

去年促销囤下的卫生用品,十几年前的旧衣服,在各平台收藏了几百条文章和视频,多数都没有点开过……

 

 

不少人抱着“留着,总会有用”的心态囤货,但你知道吗,过度囤积一旦影响到日常生活,可能就是病了。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带你认识囤积症,并教你科学缓解囤积行为。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 袁勇贵 主治医生 侯正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沈 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敏婷

 

囤积过度也是一种「病」

 

实际上,留着旧物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囤积欲,指人们总想获得东西、收集东西、保留东西的欲望。这种欲望与生俱来,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物资常常是匮乏的,所以想大量囤积物品来保障自己的生活。

 

然而,如今的我们早已从原来的匮乏状态转变为供应过量状态,在适度范围内收集喜欢的、有价值的东西,可视为收藏,但如果过度收集不愿丢弃,影响生活、交际,则可能是种病。

 

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曼哈顿住着一对兄弟:他们彻底与外界隔离,弟弟每天在夜深人静时外出疯狂收集各类报纸、书籍、家具、乐器等废弃物。为了防止盗贼,兄弟俩在屋内各处设有自制防盗陷阱和机关。

 

很快,房子变成了一座迷宫,电线捆绑的废品和垃圾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隧道。

 

 

某一天,弟弟不小心被机关绊了一跤,接着被房屋中倾倒的130多吨垃圾砸死。失明和瘫痪的哥哥因弟弟死后没有食物也很快饿死。直到邻居闻到异味报警,警察在将近三个星期的清理中,才在垃圾堆下找到俩兄弟早已腐败的尸体。

 

 

这就是科利尔兄弟的故事,他们患严重的囤积症,囤积症甚至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科利尔兄弟综合征”。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修订版所述,囤积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类,和强迫症相似,表现为不可抗拒地强迫囤积东西。

 

患者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不舍得扔掉旧物,于是有大量没用的东西堆积在家。

 

国外调查显示,成人的囤积症发病率约为1%~3%,以老年人、男性和低收入者较为多见,在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不少见。

 

很多人以为囤积癖是因为懒惰和不讲卫生,但其原因复杂得多。

 

害怕做错决定

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无法承担选择错误的后果。这些人难以确定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害怕“做错决定”。他们大多有选择困难症,决定是否扔掉某件东西时需要花更多时间,导致丢弃物品的速度跟不上积压的速度。

 

获得安全感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在远古时期,人们要囤积粮食、必需品来保障生活,以此获得安全感。时代已变,但“囤积-安全”的认知没变。我们还是会通过囤积,比如存钱、存粮以及其他任何能让我们感到丰盛和富足的东西,来确保安全。

 

 

难以割舍的情感

囤积症患者对物品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感情,轻则舍不得扔掉用过的老物件、旧东西,重则把扔掉的又从垃圾堆中捡回来,会努力搜寻与物品有关的记忆,很难割舍那份联系。

 

爱囤东西也可能是老痴

 

家里堆积东西往往给人懒惰、不喜欢整理收拾物品或不讲卫生的印象。但患囤积症的人,有更深层次的情绪、认知问题。严重囤积物品还可能是老年痴呆的症状之一,或是脑病征兆。

 

不正常的囤积通常有哪些表现呢?最新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五版)》新增了囤积症为诊断项目,而不是以往归类在强迫症范畴内。如果有这些特征,家人应尽早带老人来就医:

 

1. 持续性的丢弃困难,不管东西实际价值如何,都难以分离;

 

2. 保有物品的需求,觉得有一天会用到,对丢弃感到苦恼;

 

3. 住所拥挤或凌乱,大量囤积物品,堆积如山;

 

4. 常常需要家庭成员强制整理;

 

5. 生活其他重要领域功能减损,囤物的行为已经引起很多困恼,影响到家庭成员关系、社交、职业和环境安全等;

 

6.无法解释为其他疾病,比如非身体病痛引起,也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来解释。

 

 

临床上有严重囤积行为的多为老年人,可能是脑功能存在明显紊乱,对物品有认知障碍并形成病态依恋。

 

比如,他们害怕丢掉重要的东西,夸大物品的功用,赋予物品人性化特征;或对物品放置的感知减弱,无法分类,也容易忘记与物品相关的重要信息,所以喜欢将物品放在视线范围内。

 

如何缓解“囤积行为”

 

积攒大量旧物不愿扔的人要清醒审视自己的囤积欲,多想想“这些东西我现在需要吗”“一个月内用得上吗”,如果答案是否定,就果断地清理掉那些“可能有用但很久没用”的东西。

 

如果难以做到每天及时清理,就定一个时间,如每周末,按时整理和扔掉一些东西。学会给生活与工作做减法,将生活空间与心理空间腾出来给真正重要的事情。

 

过度的囤积很可能伴有强迫症,收集时既愉悦又痛苦,扔掉时既解脱又焦虑,内心不断处于矛盾中。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尽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如果你亲友中有囤积症患者:

 


避免争吵

不要威胁对方或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扔掉东西,大规模的清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他们通常会重新开始囤积东西。

 


注重教育

和患者沟通囤积的危害,提前做好安全保障,例如注意火灾隐患、堵塞厕所等。

 


劝说就医

囤积患者通常还存在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例如身体残疾、慢性疲劳、关节炎、肥胖、抑郁或焦虑等,最好能劝他们及时就医。

 

 

如果你身边有老人患囤积症:

 

当老人仅仅是不断囤积,不加分类整理,也不想出售废品,那家人就需要根据情况严重程度,考虑为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囤积症的老人很少主动就医,身边亲人的协助就尤为重要:

 

要用支持开放的态度:比如单独辟出一个空间让他集中收集,备好手套防止手受伤,定期帮助他变卖废物换钱等。

 

用同理心取代指责:在理解的基础上,与老人坐下来耐心讨论,可以尝试列清单来勾选清理的顺序。

 

在尊重老人的前提下帮忙丢掉没用的东西:慢慢地“断舍离”,让他自己体会到“东西丢弃后,生活并没有差别”,多次经历这种丢弃后,老人就会比较不害怕清理。

 

要鼓励老人多参与社交:就不会把每天的心思都放在储物上了。

 

如果老人爱收集,但会归类整理,而且对以后怎么处理有自己的安排和想法,是没有问题的。

 

并不是所有的囤积都需要改正,只有当囤积行为让你感到痛苦,生活因此而混乱,才需要积极寻求帮助来改掉这个习惯。▲

 

本期编辑:邓玉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防止老年痴呆的方法有哪些 8大措施有效预防痴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痴呆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了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以下介绍8大预防措施。 一、保持积极的心态 长期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是导致老年痴呆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情绪。 二、均衡饮食 老年人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鱼类等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少吃油腻、高盐、高糖食物。 三、保持社交活动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 四、进行智力训练 老年人应积极参与智力训练,如读书、下棋、学习新技能等,有助于保持大脑活力。 五、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 六、预防跌倒 老年人应加强预防跌倒的措施,如在家中安装扶手、使用防滑鞋等,避免跌倒导致的脑部损伤。 七、保持年轻心态 老年人应保持年轻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社会变化。 八、子女多陪伴 子女应多关心老年人,多陪伴老人,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医疗科普小站

1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年痴呆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的家庭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护理至关重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指出,老年痴呆的家庭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护理 家人应多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经常陪伴老人,与其聊天,鼓励其参与家庭活动,这有助于减缓病情的进展。 2.安全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由于认知功能下降,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因此,家庭环境中应避免设置滑倒、绊倒等安全隐患。此外,患者外出时应有人陪同,以防走失。建议佩戴定位设备,并在身上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联系家人。 3.药物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家人应妥善保管药物,并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患者自行用药,以免发生药物过量或误服等意外。 4.饮食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当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同时,注意饮食的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5.康复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如记忆力训练、语言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 总之,老年痴呆的家庭护理需要家人的耐心、关爱和细心。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生命守护者联盟

1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轻度老年痴呆吃什么药能治疗效果好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轻度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活血化瘀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片、茴拉西坦胶囊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细胞活力,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配合改善脑部代谢的药物,如银杏叶片、茴拉西坦胶囊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轻度老年痴呆症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现象。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合适的药物剂量。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尽量避免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一些具有益智类的食物,如核桃等。 预防老年痴呆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 2、适度运动,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 3、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 4、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5、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生命之光传递者

1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动脉硬化病有哪些症状

脑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分为早期和进展期。 1. 早期症状:早期脑动脉硬化发展缓慢,患者可能表现为头痛、头胀、耳鸣、视力模糊、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似于神经衰弱的表现。 2. 进展期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帕金森综合征:面部表情缺乏,发音低沉快速,直立时前屈,四肢僵硬,肘关节轻微弯曲,手指颤抖,小步向前冲,为慌乱步态。 (2)其他症状:出汗、皮脂溢、言语障碍、流涎和吞咽困难等。 (3)痴呆:少数患者在晚期可能患有痴呆症,表现为智力下降、记忆力显著减退、情绪不稳定、易怒、喜怒无常等。 (4)假性延髓麻痹: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窒息和咳嗽,面部无表情。 (5)脑神经功能障碍:僵硬的动脉可压迫脑底部的脑神经,引起功能障碍,如双侧鼻偏盲、三叉神经痛痉挛、双侧外展或面瘫等。 (6)神经系统体征:可能出现原始反射,如强烈的握力反射、口腔和舌头运动等。 (7)皮层功能紊乱:语言障碍、吐词困难、暂时性失忆等。 (8)括约肌功能障碍:尿潴留或失禁,大便失禁等。 了解脑动脉硬化的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及时治疗。

绿色医疗倡导者

1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雾霾不仅伤脑伤心,它还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随着冬季的来临,雾霾天气愈发频繁,大家普遍关注的是雾霾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雾霾的危害远不止于此,它对心脑血管系统、甚至下一代的健康都构成了威胁。 雾霾中的PM2.5及更小的颗粒物,可以穿透肺部,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到达大脑。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可能导致大脑功能受损,出现抑郁、痴呆等症状。 除了对大脑的损害,雾霾还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引发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雾霾的危害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一项针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孕前暴露在雾霾环境中,可能导致子代出现心脏功能受损、生长迟缓等问题。 为了保护自己和下一代的健康,我们需要积极应对雾霾污染。以下是一些预防雾霾危害的建议: 1. 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在雾霾天气; 2. 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 注意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雾霾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改善空气质量,保护自己和下一代的健康。

生物医疗创新站

1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