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足口疫苗一年打一次吗 手足口疫苗什么时候打
作者:张鹏勇
我们都知道婴幼儿抵抗病毒的能力较弱,经常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因此注射疫苗可以很好预防疾病。手足口病在学龄前幼儿的发病率很高,一般4-9月是疾病的高发期,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传染病。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注射手足口疫苗来预防。那么小孩手足口疫苗一年打一次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手足口病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整个免疫过程需要两次注射。第一次在上臂三角肌注射,剂量为0.5毫升,然后隔一个月注射第二针,在相同的方法注射同等剂量。虽然这种灭活疫苗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不需要每年接种。具体原因如下:
1、由于手足口病疫苗可以免疫2-3年。接种手足口病以免后的56天至8个月,手足口病疫苗的中和抗体效下降,抗体水平保持相对稳定8-14个月,但抗体阳性率没有下降。免疫后2年,中和抗体水平和免疫效果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足口病疫苗可维持2-3年,无需每年进行注射。
2、手足口病是5岁以上儿童的常见病。6个月至3岁的儿童罹患手足口病型胃肠道病毒手足口病的风险较高,容易转变为高危疾病,导致死亡,因此需要在12月龄前注射手足口病疫苗。在3 - 5岁时,由于抵抗力增强,病情一般都能自愈。在5岁以上的儿童中,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很低,因此也不需要注射手足口病疫苗。
我们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可以在12月龄前打手足口病疫苗,可以维持2-3年的免疫能力,另外预防宝宝少生病的方法还是要增强幼儿体质。因为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要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注意做好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还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注意不能喝生水,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与患病儿童保持一定距离等等。
#概述#手足口病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手、足、口腔部位的皮疹、溃疡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合理治疗后多数可在1周内痊愈简介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1]。症状表现[1]: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皮疹周围有炎症引起的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疼痒,皮疹恢复时结痂、留疤。少数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出现精神差、嗜睡、烦躁、心跳加快、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发花等症状,甚至出现口唇发紫、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降低或休克等严重症状。诊断依据[1]:临床诊断:好发于4~7月,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表现为手足口腔出现皮疹或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为实验室确诊病例。(1)病原学检查:咽拭子、脑脊液、疱疹液或血清以及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或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血清学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疾病类型[1]: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本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1)重型(2)危重型是否具有传染性[3]?本病为国家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播[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怎么预防[2]?预防:重点是做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避免在疾病流行期间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对于儿童用品要做到定期消毒,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是否常见[1]?常见。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是否可以治愈[1,2]?可以治愈。轻症病例大多病情温和,具有自限性,水疱、皮疹多在1周内消退。重症病例需入院严密观察,维持呼吸循环稳定,并针对受累器官进行对症治疗。如治疗或治疗及时,易引起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