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性高泌乳素血症如何治疗
作者:许金云
我们大家都知道,药理性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的服用所引起的,这一疾病往往会引起女性朋友出现闭经、不育、溢乳等多种临床症状,为了减少和避免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生,我们应该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那么,药理性高泌乳素血症如何治疗呢?
1:饮食疗法。药理性高泌乳素血症发生以后,患者朋友应该在饮食是加以调整,建议患者朋友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同时还应该注意营养均衡,荤素合理搭配,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可以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还应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和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
3:药物疗法。对于药理性钆喷泌乳素血症的患者朋友,在发现有不适的症状表现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到医院接受检查,停止使用以前所使用的药物,在专业的医生建议和指导下,可以选择使用一些溴隐停来进行调理,溴隐停这个药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催乳素合成与分泌。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药理性高泌乳素血症的一些治疗方法,药理性高泌乳素出现以后,我们应该要引起高度的警惕,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饮食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运动或者是药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朋友尽快的恢复健康。
#PRL瘤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血清学检查发现泌乳素高于1.14nmol/l症状可见月经紊乱、溢乳、头痛、育等针对同病因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简介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清泌乳素高于正常水平。正常育龄女性血清泌乳素水平一般<30ng/ml。一般认为PRL浓度高于24-30ng/ml时应视为高泌乳素血症。需强调的是,规范化采集血标本和稳定准确的实验室测定对判断高泌乳素血症至关重要。各实验室应根据本实验室的数据界定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正常范围。可由各种原因(如下丘脑疾病、垂体疾病等)引起。常见的症状可见月经紊乱、溢乳、头痛、育等。一般症状患者需治疗,可自行好转;症状明显的患者针对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同病因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采取对因治疗,预后良好,但复发率高,可能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症状表现:头痛、双颞侧视野缺损、肥胖、嗜睡、食欲异常和颅神经压迫症状等肿瘤压迫症状。女性患者常见的症状有月经周期紊乱、溢乳、头痛、孕等;男性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精子数量减少、育等。诊断依据:就诊断而言,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月经紊乱的出血模式、泌乳量、婚育分娩哺乳史,了解发病前手术、放疗、应激、服药史,有肥胖、头痛、视力改变等;了解既往甲状腺、肝肾、胸壁、乳房疾病,脑炎、脑外伤史以及采血时有应激等。其次,体格检查时注意生殖器官萎缩程度、泌乳量、有面貌异常、肥胖、高血压及多毛等。以及血液学检查综合做出诊断[1]。就鉴别诊断而言,高泌乳素血症需要与其他垂体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特发性泌乳等疾病相鉴别。MRI及增强检查能为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高泌乳素血症有哪些类型?根据病理生理学,可将高泌乳素血症分型为:生理性高催乳素血症病理性高催乳素血症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药理性高催乳素血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报道显示,25-34岁女性中高泌乳素血症的年发病率为23.9/10万,显著高于男性;育龄女性存在高泌乳素血症者比例为9%-17%,继发性闭经患者、闭经泌乳者中上述比例进一步增加。就泌乳素瘤而言,国内暂发病率资料,国外文献显示发病率为44/10-100/10万。女性患者泌乳素瘤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泌乳素瘤好发于20-60岁,其中以生育期女性最多见[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采取对因治疗,预后良好,易复发。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