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怎么办 四种方法可改善高度近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人们也会感觉到有很多的无形压力。有很多人会出现疲劳感,也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近视是现在生活当中最常见的疾病,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鼻梁上顶着眼镜司空见惯。近视必须尽快改善,如果形成高度近视,危害性很大。那么高度近视该怎么办呢?下面介绍4种方法来改善高度近视。
1、去医院检查视力
如果发现眼睛看东西比较模糊,这时必须尽快到医院,检查视力是否存在某些眼科疾病,有些青光眼等疾病会导致视力模糊,这种情况下,必须到专业的医院做视力方面的检查,一边能够判断病症。
2、佩戴眼镜
对于有高度近视的人群,在没有治愈的情况下,必须尽快佩戴眼镜,配眼镜要注意眼睛的眼光,只有佩戴适合自己的眼镜才能调整视力,最好选择当地比较正规的眼科医院或医疗机构。
3、注意用眼
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如果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学习,需要每40分钟休息10分钟,如果长时间盯着屏幕就会感觉疲劳。这时要多看一些绿色的事物,能够缓解视网膜。
4、多吃有营养的食物
高度近视在调整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多吃一些具有营养的食物,并且要及时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瓜果,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大帮助。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是4种方法来改善高度近视。近视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心态,勇敢的面对疾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应该尽快的采取治疗,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法,然后按照上面所提供的4种方法去改善近视。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兴强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东营市人民医院视光中心
好评100%|接诊量93733|响应时长10分钟
擅长: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视光、眼底病、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霰粒肿、泪器疾病诊治。
¥79起
问医生
#近视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手术治疗矫正定期检查视力,关注眼底,防止视力进一步退化简介近视是屈光正的一种类型。当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光线有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远处物体模糊清。这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过度弯曲、晶状体屈光力增加造成的[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诊断依据:根据近视典型症状,并结合专业的视力检查、自动电脑验光等方法,可进行诊断。国际近视研究协会将近视的诊断阈值设定为≤-0.50D[1]。*注:视力检查结果提示“-0.50D”,即为生活中通常所称的近视50度。近视有哪些类型?近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三种:1.按屈光成分分类,近视可分为:屈光性近视(由晶状体等屈光因素改变引起的)、轴性近视(最为常见);2.按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近视可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内)、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略高,伴有眼底并发症等,如夜间视力差、闪光感);3.按近视度数分类,近视可分为:轻度近视(近视50度~300度)、中度近视(近视300度~600度);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近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近年来,全球近视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青少年近视呈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表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全球近视人数约为26亿,其中19岁以下近视者约有3.12亿,并特别指出: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较高,达67%[2][3]。是否可以治愈?近视一旦产生,法治愈,需要终身进行视力矫正。视力的矫正一般对正常生活有特别影响。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