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术后要注意什么 讲述近视术后的5个注意事项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在趋向于完善,对于治疗近视方面也会更加安全,使很多存在失理问题的患者能得以恢复。大多数手术都会存在风险,为了规避手术的风险,就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术后还要加强护理,防止手术效果受到影响。那么近视术后的护理是什么呢?需要注意哪些呢?以下仅供参考。
1、术后初期有部分患者远视,会有一定的困难,与双眼视物模糊等症状有关,这是属于恢复过程当中的正常表现。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同,症状出现的早晚或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会有区别。
2、术后要注意用眼卫生,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做精细的活动。不要长时间的读写或看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免会导致眼睛疲劳过度,也会影响术后的效果。
3、术后合理安排饮食,尽量不吃荤腥或刺激性的食物,包括牛羊肉、海鲜、香菜等,可以正常使用牛奶、鸡蛋或鸡肉等食物,不要抽烟喝酒。
4、睡觉时可佩戴眼罩,能起到保护性的作用。避免经常揉眼睛或挤眼睛。用湿毛巾敷脸的时候要避开双眼,洗头时避免将水溅入眼内,术后三个月不能游泳,防止受到外力的撞击,女性不建议画眼妆。
5、定时复查。近视术后一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以及一年,都需要到医院做相关的复查,根据医生复查的结果,制定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方法。
其实,近视眼术后的护理非常的重要,大家一定要及早的了解。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就会影响眼部的视力恢复。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护理方法之外,还要避免经常的揉眼睛,以免会给视力造成影响。术后要防止水或其他物质进入眼睛当中,以免引起疼痛,也会导致感染的情况发生,合理使用眼药水。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兴强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东营市人民医院视光中心
好评100%|接诊量93733|响应时长10分钟
擅长: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视光、眼底病、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霰粒肿、泪器疾病诊治。
¥79起
问医生
#概述#近视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手术治疗矫正定期检查视力,关注眼底,防止视力进一步退化简介近视是屈光正的一种类型。当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光线有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远处物体模糊清。这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过度弯曲、晶状体屈光力增加造成的[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视近物正常。诊断依据:根据近视典型症状,并结合专业的视力检查、自动电脑验光等方法,可进行诊断。国际近视研究协会将近视的诊断阈值设定为≤-0.50D[1]。*注:视力检查结果提示“-0.50D”,即为生活中通常所称的近视50度。近视有哪些类型?近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三种:1.按屈光成分分类,近视可分为:屈光性近视(由晶状体等屈光因素改变引起的)、轴性近视(最为常见);2.按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近视可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内)、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略高,伴有眼底并发症等,如夜间视力差、闪光感);3.按近视度数分类,近视可分为:轻度近视(近视50度~300度)、中度近视(近视300度~600度);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近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近年来,全球近视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青少年近视呈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表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全球近视人数约为26亿,其中19岁以下近视者约有3.12亿,并特别指出: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较高,达67%[2][3]。是否可以治愈?近视一旦产生,法治愈,需要终身进行视力矫正。视力的矫正一般对正常生活有特别影响。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