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怎么形成的 肠结核形成与四个原因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李博杰

肠结核对于人们来说是不太熟悉的,不过肠结核在近几年来是很高发的一种病症,会给病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损害,而且肠结核的疾病治愈起来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当出现肠结核病症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起来,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过在治疗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肠结核的患病原因,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肠结核形成的四个原因。

1、胃功能出现问题

胃功能出现问题导致肠结核很多人是不太理解的,其实很简单,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这个说法,而胃部就是用来堆积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的,食物本身就是存在很多的细菌的,所以如果胃部出现问题的话,就不能很好的去抵御细菌,从而出现肠结核的情况。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肠结核病症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比如说一些患有肺结核的病人吞咽唾液的过程当中,唾液会经过肠道,这个时候结核杆菌就会感染肠道,让肠道患上肠结核。

3、饮用没有严格消毒的乳制品

大部分的肠结核都是因为感染了人型结核分支杆菌所导致的,不过也有一小部分患有肠结核的病人是感染了牛型结核分支杆菌,而这种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就存在于没有严格消毒的乳制品当中。如果病人本身的免疫力是比较低的,长期饮用这种乳制品就很容易导致肠结核。

4、患有肠道疾病

肠结核其实就是肠道疾病的一种并发症,肠道是人们用于消化的重要器官,如果肠道出现疾病,就会造成食物的存留,当食物在肠道存留的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就很容易引发肠结核。

以上就是关于肠结核的形成原因,根据上面的描述,可以知道肠结核的形成是有很多原因的,有可能是因为细菌感染,患有肠道疾病,胃肠功能出现问题等。所以在治疗之前需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当明确具体病因之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一来才可以获得更好更快速的治疗效果。

#病因#肠结核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有腹痛、腹泻、便秘、发热、盗汗等常继发于肺结核,患者以中青年较为常见早诊断并及时接受药物治疗预后良好简介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常继发于肺结核。其典型症状包括右下腹或脐周疼痛、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有时腹泻便秘交替)、腹部肿块及长期规则的低热、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出汗即止)、消瘦、乏力等。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可治愈,预后良好[1]。症状表现[1]:肠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右下腹或脐周疼痛、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有时腹泻便秘交替)、腹部肿块及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指长期规则的低热、贫血、消瘦、乏力等)和肠外结核表现(肠外结核表现为张炽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或稽留热(体温上升后即恒定地维持在39℃~40℃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1℃)。诊断依据[1]:依据肠外结核病史(主要是肺结核)及腹痛、腹泻、便秘、右下腹压痛、腹块或原因明的肠梗阻,伴有发热、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出汗即止)等症状,结合肠黏膜病理活检发现干酪性肉芽肿可确诊肠结核。疾病类型[1]:溃疡型肠结核:肠壁出现干酪样坏死(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并形成边缘规则、深浅一的溃疡;增生型肠结核:病变多局限在回盲部,黏膜下层及浆膜层可有大量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肠壁增厚、僵硬;亦可见瘤样肿块突入肠腔;混合型肠结核:兼有上述两种病变。是否具有传染性[1]?国家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1]?传染源/传播方式:(1)传染源为带菌者;(2)传播途径有肠源性(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唾液中含有结核分枝杆菌,与其共餐可被传染)、血源性(粟粒性肺结核患者血液中含有结核分枝杆菌)和直接蔓延(腹(盆)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引起肠结核);怎么预防[1]?预防:接种卡介苗、房间常开窗通风、进入高危场所时佩戴医用口罩、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共餐等。是否常见[1,2]?常见。常继发于肺结核,因此肺结核患者应警惕本病。研究显示,肠结核患者以中青年居多,18~40岁占54.6%。是否可以治愈[1]?可以治愈。确诊后经及时药物治疗可治愈,预后良好。是否遗传[1]?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赵海英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