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肌缺血有影响么 心肌缺血对孕妇的危害详述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许金云

由于孕妇处于孕期的特殊阶段,胎儿也正在生长和发育之中。当孕妇出现了各种身体上的疾病之后,都尽量避免选择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病的难度。实际上对于孕妇心肌缺血的疾病情况,可以选择积极的方式进行治疗,那么孕妇心肌缺血有影响吗?心肌缺血对孕妇有哪些危害呢?今天就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一下。

孕妇心肌缺血有影响吗?

心肌缺血主要是指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很容易引发心脏上出现或大或小的疾病,所以需要及早的进行治疗。而孕妇出现心肌缺血,不仅容易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容易对胎儿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的控制,此时要避免使用药物,很多药物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都会造成消极的作用,所以要尽量通过一般化治疗来缓解疾病的症状。心肌缺血对孕妇本身以及胎儿都是有不良影响的,只有及早的控制病情,才能够缓解不适的症状。

心肌缺血对孕妇的危害

1、出现心肌缺血之后,就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由于孕妇在孕期本身身体的负担就十分重,此时心脏的负担也加重,很容易造成孕妇出现长期的疲惫。

2、出现心肌缺血之后,孕妇容易经常性的头痛,有时候还会有贫血的症状。如果贫血得不到治疗,就会造成婴儿出现先天性贫血,所以要在饮食中坚持补铁。

综上所述,孕妇出现心肌缺血之后,对于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着自身,也影响着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所以需要积极的采取治疗。一般情况下,容易导致孕妇的身体越发疲惫,使身体的抵抗力出现下降,除此之外,还容易引发孕妇贫血,从而造成胎儿出现先天性贫血,所以需要进行积极的诊断,遵从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

#心肌缺血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心绞痛、发作性胸痛为主要症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大多数可生存很多年干预措施包括休息、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简介冠状动脉(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简称冠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脉血流量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就可以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短暂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1-4]。长期心肌缺血会导致心绞痛发作,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临床上主要通过扩张冠脉、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及冠脉介入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大多数心肌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生存很多年,但有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症状表现[2]:症状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疼痛部位位于胸骨体之后,可向左肩、左臂内侧达名指或小指等部位放射。胸痛多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诊断依据[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典型心绞痛+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①心电图:发作时ST段压低,偶有T波倒置;②心电图负荷试验:增加心脏负担激发心肌缺血: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以ST段出现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2分钟为阳性;③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判断管腔狭窄程度和管壁钙化情况;④有创性检查: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2)隐匿性冠心病:有心绞痛的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3)缺血性心肌病:①有明确的心肌坏死或心肌缺血的证据;②心脏明显扩大;③心功能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依据。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cTnI、CK-MB)测定。(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有哪些类型[1-3]?1.慢性冠脉疾病或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缺血性心肌病(3)隐匿型冠心病等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1-3]?是否常见[2]?本病常见。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发病早于女性,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农村地区心肌缺血致冠心病死亡率明显上升,至2015年已略高于城市水平。是否可以治愈[1-3]?能治愈,药物治疗可改善心肌功能。是否遗传[1-3]?有遗传倾向,但是遗传病。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程姝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