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脂肪粒和血管瘤 脂肪粒和血管瘤的不同点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王晓明

脂肪粒和血管瘤从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接近,但是在区分的方法上要多加注意,脂肪粒和血管瘤,并不是利用简单的方法就能了解清楚的。我们区分这两种疾病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表现以及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接下来,我们就了解脂肪粒和血管瘤如何区分。

脂肪粒一般都很小,而且多见于成年人,表现为下眼袋,周围肤色凸起于皮肤表面的小颗粒,就像是芝麻大小,但是毛细血管瘤表现为数个鲜红色,紫色高出皮肤表面,肿瘤边界清楚,直径在二到四cm。在这一时期,如果血管瘤和脂肪粒没有办法区分清楚,是不能判断清楚疾病呢,我们对于区分疾病的方法应该有一个更合理的过程,毕竟,单从症状来进行区分,对于患者来说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在了解的过程中要详细一些。

脂肪粒主要是由于皮质被角质所覆盖,不能正常的排出表皮,从而堆积于皮肤内形成的白色颗粒。所以,治疗脂肪颗粒可以利用消毒针将脂肪物质挑出,几日后恢复,还要注意皮肤的清洁,适当的增加去角质的次数,保证皮肤的正常排泄和吸收,那么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不同,血管瘤疾病的情况复杂。如果血管瘤是柔软的,有时候在皮表下看不出来,那么在区分的方法上要更详细一些。区分脂肪粒和血管瘤的方法非常关键,我们对于了解脂肪粒和毛细血管瘤的区分方式,应该以患者的不同表现来进行了解。

脂肪粒和血管瘤的了解特别重要,如果它的外在形象和表现没有办法完全区分清楚,就无法了解清楚脂肪粒和血管瘤。所以,区分疾病需要有一个更合理的过程,才能认识清楚脂肪粒和血管瘤的不同情况,因此,区分脂肪粒和血管瘤过程中方法特别重要。

#概述#血管瘤
阅读数 1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可影响外貌和功能常见表现为皮肤颜色及形态的改变恶性血管瘤可并发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死亡简介血管瘤是常见的发生于血管的肿瘤性病变,由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所致,可有良性、恶性及交界性之分,常见表现为皮肤颜色及形态的改变,皮肤局部可隆起。血管瘤可通过局部或全身用药、手术、化疗、放疗等进行综合治疗,良性血管瘤部分可自行萎缩或经过治疗后可治愈,交界性血管瘤经过积极治疗多可获得良好预后,需警惕交界性及恶性血管瘤容易复发和转移,如合并卡萨巴赫-梅里特综合征,死亡率高达20%~30%。症状表现:血管瘤常见的表现为皮肤颜色及形态的改变,皮肤局部可隆起。诊断依据:血管瘤的诊断常依靠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发现皮肤及皮下、肌肉、内脏部位异常血管影像即可确诊,此外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血管瘤的性质和具体分型。血管瘤有哪些类型?一、2014年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学会(ISSVA)依据良恶性程度,将血管瘤分为以下类型:1.良性血管瘤(1)婴幼儿血管瘤(2)先天性血管瘤(3)丛状血管瘤(4)梭形细胞血管瘤(5)上皮样血管瘤(6)化脓性肉芽肿(又称分叶状毛细血管瘤)(7)其他2.交界性或局部侵袭性血管瘤(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1)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2)网状血管内皮瘤(3)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瘤(PlLA,Dabska瘤)(4)复合性血管内皮瘤(5)卡波西肉瘤(6)其他3.恶性血管肿瘤(1)血管肉瘤(2)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其他二、根据血管瘤的结构分类,可分为:1.毛细血管瘤2.海绵状血管瘤3.蔓状血管瘤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约为3‰~1%,婴幼儿及30~50岁为发病高峰。是否可以治愈?1.良性血管瘤患者可治愈,良性血管瘤部分可自行萎缩或经过治疗后可治愈。2.交界性血管瘤经过积极治疗多可获得良好预后。3.交界性及恶性血管瘤容易复发和转移,如合并卡萨巴赫-梅里特综合征,死亡率高达20%~30%[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