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腺样体肥大的表现有哪些
作者:许金云
很多宝宝在小时候都容易得腺样体肥大,这个跟孩子的免疫有很大关系,当孩子免疫低下时,各种病毒或者是细菌都容易进入到孩子的身体内,从而诱发腺样体肥大。如果孩子得了腺样体肥大,也会因为各种症状而感到烦恼。可是孩子得了腺样体肥大到底有何症状表现呢?
1、宝宝患有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鼻咽喉受到刺激,甚至会感觉鼻咽喉不通畅,所以每次宝宝睡觉的时候,都会觉得鼻子很堵,睡不好,还老是打鼾,这样会让宝宝非常难受,夜里会莫名其妙醒来,还常常会因此发脾气,如果孩子感觉到恐慌的话,也会哇哇的大哭。
2、当宝宝得了腺样体肥大之后,还会经常磨牙,一到晚上睡觉,就会张开嘴巴,因为宝宝的鼻子呼吸不了,嘴巴长期张开,则会引起口干,甚至还会影响唇颚部,导致唇颚部突出。有的宝宝此时听力会下降,甚至还会有一种耳鸣的症状,总感觉耳边嗡嗡的不适。
3、宝宝得了腺样体肥大后,还有可能会有吞咽困难,导致孩子吃不下东西,每次吃东西都会感觉喉咙不适,甚至会有一种紧迫感。新生儿腺样体肥大发生之后,有的宝宝情绪也很不稳定,如果腺样体肥大在逐渐增大,则会引起咽喉部刺痛,导致孩子说话声音嘶哑。
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孩子得了腺样体肥大后有什么症状表现了吧,如果知道了就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当发现孩子得了腺样体肥大后,最好是尽快做手术,因为腺样体肥大有可能会诱发感冒,孩子也会因此反反复复的发病,对孩子身体是相当不利的。做完手术后,也要做好后期的护理,争取获得更好的预后。
#腺样体肥大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张口呼吸、持续鼻塞、流涕为主要特征易并发分泌性或化脓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等症状明显者建议行手术切除,预后较好简介腺样体,又称为增殖体、咽扁桃体,位于鼻咽的顶后壁,是由多种免疫细胞组成的淋巴组织结构,属于人体免疫器官之一。腺样体因为反复的感染和炎症刺激而引起的病理性增生称为腺样体肥大,患者可因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后鼻孔和压迫咽鼓管,以及分泌物向下流刺激咽、喉和气管,进而出现耳、鼻、咽、喉以及下呼吸道的多种临床症状。该病多见于3~5岁儿童,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症状表现:腺样体肥大可引起耳、鼻、咽、喉以及下呼吸道等多处的症状,包括耳闷、耳鸣、听力下降、鼻塞、流涕、说话带鼻音、张口呼吸、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憋气、咽部异物感、吞咽障碍、呛咳、声音嘶哑、发声障碍、阵发性咳嗽、咳痰等。诊断依据:一般根据患者症状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腺样体面容、咽部充血及分泌物等)和相关辅助检查(如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纤维式电子鼻咽镜检查、鼻咽X线侧位拍片、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等提示腺样体增大、阻塞相关通道等)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腺样体肥大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外一项有代表性的随机调查研究显示: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可达34.46%[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腺样体肥大的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包括一般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可以达到治愈。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