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肌缺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3种中成药可改善心肌缺血
作者:许金云
上了年纪之后身体会开始老化,身体老化以后也会有许多疾病发生,心肌缺血是属于心血管内科疾病,患有心肌缺血这种疾病之后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现象。此种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患有此种疾病之后会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患上此种疾病以后,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会加重疾病,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心肌缺血这种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比较大,患有心肌缺血之后可以服用中成药物治疗,服用中成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此种疾病,同时也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患有此病的患者可以服用以下这三种中成药物。
1、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同时也可以改善老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冠状流量减少的现象,服用这种药物还可以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2、服用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这种药物中含有麝香、肉桂、冰片、人参提取物等药材,服用这种药物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同时也可以减轻心脑血管疾病对内皮细胞和血管造成的损害。
3、心可舒
此种药物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此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肌缺血。患有心肌缺血之后,服用这种药物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同时也可以改善微循环。
在服用药物治疗时候需要做好日常生活的护理和饮食的调节,在饮食上要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饮食为主,不可食用油脂和胆固醇较重的食物,食用的此类食物之后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同时也会影响病情的恢复。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和态度才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在平时要适量的运动,通过有效运动可促进体质的增强以及病情的好转。
#心肌缺血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心绞痛、发作性胸痛为主要症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大多数可生存很多年干预措施包括休息、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简介冠状动脉(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简称冠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脉血流量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就可以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短暂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1-4]。长期心肌缺血会导致心绞痛发作,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临床上主要通过扩张冠脉、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及冠脉介入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大多数心肌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生存很多年,但有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症状表现[2]:症状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疼痛部位位于胸骨体之后,可向左肩、左臂内侧达名指或小指等部位放射。胸痛多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诊断依据[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典型心绞痛+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①心电图:发作时ST段压低,偶有T波倒置;②心电图负荷试验:增加心脏负担激发心肌缺血: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以ST段出现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2分钟为阳性;③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判断管腔狭窄程度和管壁钙化情况;④有创性检查: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2)隐匿性冠心病:有心绞痛的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3)缺血性心肌病:①有明确的心肌坏死或心肌缺血的证据;②心脏明显扩大;③心功能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依据。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cTnI、CK-MB)测定。(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有哪些类型[1-3]?1.慢性冠脉疾病或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缺血性心肌病(3)隐匿型冠心病等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1-3]?是否常见[2]?本病常见。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发病早于女性,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农村地区心肌缺血致冠心病死亡率明显上升,至2015年已略高于城市水平。是否可以治愈[1-3]?能治愈,药物治疗可改善心肌功能。是否遗传[1-3]?有遗传倾向,但是遗传病。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