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是什么 怎么可以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
作者:李晓
提到心绞痛,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心绞痛有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之分,那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怎么知道究竟是不是不稳定心绞痛呢?关于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标准,下面就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
第一、什么是不稳定型心绞痛
所谓不稳定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这种类型的心绞痛具有独特的病理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如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形成急性心肌梗死。
第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在发作的时候,会有胸痛或胸部不适,与稳定型心绞痛比较类似,但是疼痛往往更为剧烈,持续的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偶尔会在睡眠的时候发作,卧床休息,或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仅能短暂起效,或不完全性胸痛有所缓解。
第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性质发生改变,心绞痛发作越来越频繁,程度越来越严重,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在休息的时候心绞痛也会发作。
最近一个月内,新近发生的轻微的体力活动就可诱发心绞痛。
如果存在上面当中的一项或更多项,并且同时患者在做心电图的时候发现st-t改变,同时在做听诊的时候,如发现有杂音等,这种情况能够立刻进行明确的诊断,并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诊断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的,而后还需要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进行鉴别,如病人出现了较为剧烈胸痛,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很好缓解的情况,应尽早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心绞痛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因冠状动脉供血足、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症状特点为发作性前胸疼痛、憋闷、紧缩感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疼痛缓解简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狭窄或部分闭塞,血流量减少,引发动脉供血足造成的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或缺氧的一种心脏急症。可由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因素诱发。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部憋闷、紧缩感。通常休息后可缓解,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也可缓解。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发作性胸部压榨性疼痛、胸闷、紧缩感。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典型的发作症状、年龄、具有的危险因素,同时结合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即可诊断。心绞痛有哪些类型?根据发作情况和发作机制可分为:1.稳定型心绞痛2.稳定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3.其他疾病引发的心绞痛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完全治愈。大多数患者在经历积极的、正规的治疗后,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但存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风险。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