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能喝酒吗 心肌缺血不能做三件事
作者:许金云
近些年来,心脑系统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其中心肌缺血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这是心脏灌注血液不足所造成的,那么心肌缺血病人能喝酒吗?答案是否定的,另外心肌缺血病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三件事情也是不能做的,下面就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心肌缺血病人不建议喝酒的原因
患有心肌缺血的病人本身心脏灌注的血液就不足,心脏的供氧量也会减少,如果饮酒之后酒精会在体内进行分解,此时是需要消耗氧的,所以会让心脏的负荷加重。再加上不能及时分解乙醇,所以很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加重,甚至还可能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更为严重的疾病,导致病人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表现。
心肌缺血患者不能做如下三件事情。
第一、不要过于劳累
心肌缺血患者心脏供血不足,容易出现乏力等方面的症状表现,所以平时应该注意进行充分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于劳累,不要熬夜,但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也需要控制好运动量,不然也会增加心脏的负荷。
第二、不要暴饮暴食
心肌缺血患者平时要注意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脂肪含量过于高的食物,因为这对于心肌缺血都会造成家具,而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则有帮助。
第三、不要生气,动怒
心肌缺血患者如果经常生气动怒的话,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甚至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症状表现,而养成良好的心态积极去面对周围的事情,对于病情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患有心肌缺血的病人来讲日常是不能饮酒的,不然可能会加剧病情的进展,另外病人也不要过于劳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摄入过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要生气动怒等,将这些注意事项都能做好的话,再加上科学合理的治疗,相信病人的生活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概述#心肌缺血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以心绞痛、发作性胸痛为主要症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大多数可生存很多年干预措施包括休息、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简介冠状动脉(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简称冠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脉血流量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就可以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短暂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1-4]。长期心肌缺血会导致心绞痛发作,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临床上主要通过扩张冠脉、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及冠脉介入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大多数心肌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生存很多年,但有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症状表现[2]:症状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疼痛部位位于胸骨体之后,可向左肩、左臂内侧达名指或小指等部位放射。胸痛多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诊断依据[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典型心绞痛+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①心电图:发作时ST段压低,偶有T波倒置;②心电图负荷试验:增加心脏负担激发心肌缺血: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以ST段出现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2分钟为阳性;③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判断管腔狭窄程度和管壁钙化情况;④有创性检查: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2)隐匿性冠心病:有心绞痛的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3)缺血性心肌病:①有明确的心肌坏死或心肌缺血的证据;②心脏明显扩大;③心功能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依据。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cTnI、CK-MB)测定。(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有哪些类型[1-3]?1.慢性冠脉疾病或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缺血性心肌病(3)隐匿型冠心病等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稳定型心绞痛(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1-3]?是否常见[2]?本病常见。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发病早于女性,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农村地区心肌缺血致冠心病死亡率明显上升,至2015年已略高于城市水平。是否可以治愈[1-3]?能治愈,药物治疗可改善心肌功能。是否遗传[1-3]?有遗传倾向,但是遗传病。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