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对肥胖症的影响大吗 浅析肥胖症的遗传规律
作者:许金云
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非常大,主要原因后天因素比较大,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也应该考虑一下其它的原因。在发生遗传性疾病后,遗传基因检测是了解病症的主要方法。当然,我们对于遗传因素和肥胖症的联系要多加注意,接下来就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非常大,如果遗传因素和妈妈有关系,那么妈妈在怀孕过程中特别胖,就会导致孩子生出来以后比较胖,后天是饮食上没有节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家长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一味的放纵,所以,孩子会变得比较懒,这样也会有肥胖的现象发生,我们对于遗传因素造成的肥胖概率已经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最为关键的是遗传因素占据了比较明显大,一般可能在30%左右,也就是说有1/3的原因来源于父母的遗传。
遗传因素对肥胖症的影响我们已经做了简单的介绍,肥胖对后天因素占据了比较大的份额,即使有遗传风险,也就是说父母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会比较高,但肥胖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解决方式,只有合理的方法才能杜绝遗传因素发生后会带来的问题,对于遗传概率,患者应该根据基因检查结果,获得更多的检查目标来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认识清楚患者的病情。遗传因素对肥胖症的影响要引起重视,患者要考虑清楚遗传概率的表现。
遗传因素造成的问题都做了简单的了解,遗传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大,比较危险的就是孩子持续性肥胖,给孩子造成的危害很大,60%到70%的情况下和其它原因有关,所以,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其它的问题。
#概述#肥胖病
阅读数 1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肥胖症可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目前我国属肥胖升高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简介肥胖症是一种以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多为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典型症状是体重增加、腰围增加。肥胖症的存在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肥胖症的治疗,以饮食、运动等行为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大部分经治疗后预后良好。症状表现:肥胖症的典型症状是体重增加、腰围增加。诊断依据:依据计算体重指数(BMI){BMI(kg/m2)=体重(kg)/[身高(m)]2},一般正常成年男性体内脂肪含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为15%~25%,如果男性体脂率>25%,女性>30%,可考虑为肥胖。肥胖症有哪些类型?1.根据发病机制及病因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症继发性肥胖症2.根据发病年龄和脂肪组织病理可分为:体质性肥胖症(幼年起病性肥胖症)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性肥胖症)3.根据脂肪积聚部位可分为: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周围型肥胖(皮下脂肪型肥胖)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是全世界肥胖升高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20~69岁人群的超重率(体重指数(BMI)为24.0~<28.0)和肥胖率分别是34.26%、10.98%。是否可以治愈?目前可以治愈。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通常预后良好。是否遗传?会。肥胖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