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大量摄入超级加工食物或与机体炎性肠病发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机体胃肠道的慢性炎症疾病,其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炎性肠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被认为与肠道粘膜的免疫系统激活有关,从而会对遗传易感性人群机体胃肠道的菌群失调产生反应。饮食会改变机体的微生物组并修饰肠道免疫反应,从而在炎性肠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关键作用。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MJ上题为“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intake with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量摄入超级加工食物或与高风险的炎性肠病发生直接相关。

超级加工食物包括已经包装好的烘焙食物和零食、发泡饮料、含糖谷物、含有添加剂的即食食品、重组的肉类和鱼类产品,这些食物中通常含有高水平的添加糖、脂肪和盐分,但缺乏微生物和纤维素。炎性肠病在工业化国家中的人群中非常常见,科学家们常常认为饮食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但将超级加工食物与炎性肠病风险相关联的数据非常有限。为此,本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对生活在21个低、中和高收入国家年龄在35-70岁之间的116,087名成年人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其饮食信息,并将其纳入到前瞻性城市农村流行病学调查计划(PURE Study)中,该研究分析了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中的社会影响因素对人群慢性疾病的影响。

参与者在2003-2016年间加入到了这项研究中,同时其每三年接受一次评估,在平均9.7年的随访过程中,研究人员记录了被诊断为炎性肠病的参与者。研究期间,共有467名参与者患上了炎性肠病,包括90名克罗恩病患者和377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考虑了其它额外的影响因素后,研究者发现,大量摄入超级加工食物或与参与者炎性肠病发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比如,相比每天摄入少于一份超级加工食物而言,每天摄入5份甚至以上超级加工食物的参与者患炎性肠病的风险会增加82%,每天摄入1-4份超级加工食物的参与者的风险则会增加67%。

研究者还发现,不同类别的超级加工食物或许都与炎性肠病风险增加相关。相比之下,白肉、红肉、乳制品、淀粉、水果、蔬菜和谷物似乎与参与者患炎性肠病无关。对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而言,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进一步分析后研究者想基于参与者的年龄和地区来检测其患炎性肠病的风险,所得到的结果也是相似的,这就表明本文研究结果是可靠的。

研究者指出,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因此其并不能建立二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更重要的是,相关研究结果依赖于自我报告的诊断,并没有考虑到随着时间延续参与者饮食的变化情况;而且研究人员也不能排除可能影响结果的其它未测定混杂因素的存在。尽管如此,本文研究发现仍然支持这样的假设,即摄入超级加工食物或许是增加机体患炎性肠病风险的环境因子。研究者解释道,由于并未发现白肉、未加工红肉、淀粉、蔬菜、水果和谷物与炎性肠病发生之间的关联,因此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赋予这种疾病风险的或许并非食物自身,而是食物的加工方式或超级加工方式。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大量摄入超级加工食物或会增加机体患炎性肠病的风险;后期研究人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加工食物中能解释所观察到的超级加工食物与炎性肠病风险之间关联的特殊潜在促进因素。(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Neeraj Narula, Emily C L Wong,Mahshid Dehghan, et al. 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intake with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21) doi:10.1136/bmj.n1554

#溃疡性结肠炎#肠病#大肠和小肠克罗恩[克隆]病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治愈率低且易复发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治疗多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简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炎症,需终身治疗,易复发。发病机制是由于肠道炎症引起肠黏膜坏死、通透性增加以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造成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同时伴有腹痛、腹泻及黏液血便。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集中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并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在治疗药物上以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为主,良作用小,适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长期服用[1]。症状表现: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腹泻,伴有腹痛及黏液血便。诊断依据: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腹泻,伴有腹痛及黏液血便),以及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如血液、粪便、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等)综合做出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类型?1.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范围可分为:(1)直肠炎(2)左半结肠炎(3)广泛结肠炎[2]2.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1)轻度:每个直肠出血,每天少于四次排便;(2)中度:每个直肠出血,每天超过四次排便;(3)严重:每个直肠出血,每天排便超过四次,系统性疾病伴低白蛋白血症。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人[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根治。通过规范药物治疗,多数情况下病情可得到控制,但溃疡性结肠炎呈慢性过程,大部分病人在一些诱因的情况下反复发作[2]。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李俊霞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