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还会中暑?春运路上,你需要防这几种病

秒懂健康·分享健康分享爱
秒懂健康
分享健康分享爱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前夕,在外工作、学习的游子们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回家过年,人类史上最大的迁徙活动——春运也开始了。春运途中,人们奔波劳累,往往会感觉身心疲惫,有的人还可能因为劳累和环境改变等问题而感染疾病。为了平安健康地度过春运,开开心心地回家过年,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针对春运路上的易患疾病,随身携带常用药物,学会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让我们的春运旅途有备无患。

  上车前服用晕车药——防晕车

  长途旅行最怕晕车,容易晕车的旅客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在旅程开始前一定要休息好,不要熬夜,让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如果晕车比较严重的人,建议在乘车前半小时服用晕车药,市面上的晕车药不同品牌药效持续时间也不同,在服用时一定要看清说明书。

  防晕车小贴士:生姜贴肚脐、含生姜片、闻橘子皮、太阳穴涂风油精。

  外出戴口罩——防感冒

  春运期间,车站及车厢内人流拥挤,空气比较污浊,加上空间狭小,人与人接触频繁,所以很容易诱发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建议抵抗力弱的人群(老人、小孩等)在人群密集群戴上口罩,防止病原体侵袭,如果是感冒患者也建议戴上口罩,防止传染给其他人。乘坐空调车时上下车注意增减衣物,防止着凉,在火车等交通工具上,尽量少和别人面对面说话,注意保持距离及坐立角度,避免口鼻、口口相对,这样可以减小传染感冒病毒的风险。

  注意饮食卫生携带肠胃药——防腹泻

  旅途中一大问题就是吃饭问题,如果不洁食物或变质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因此,在春运途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可在火车上订餐,也可自己准备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长途旅行,不建议自己熟食,因为熟食很容易变质。

  除此之外,还可携带治疗急性肠胃病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整肠丸、保济丸等。

  及时上厕所别憋尿——防泌尿系统疾病

  长途汽车要到休息区才能上厕所,火车上空间有限人又多,上厕所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有的人为了少上厕所,会选择少吃少喝甚至不吃不喝,想上厕所时也憋着,能憋多久就憋多久。麻烦是减少了,但健康问题可能被憋出来了,如果尿流不通畅者,很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而长时间憋尿,膀胱长时间过度充盈,会使膀胱逼尿肌松弛,肌张力变小,严重者可能发展成尿失禁

  所以,即使在旅途中,也不能因为怕麻烦而憋尿,更不能因为不想上厕所而不喝水。

  空调车上要减衣——防中暑

  是的,你没看错,冬天也要防中暑。一般来说,在冬天是不会中暑的,但是冬天天气寒冷,人们穿的衣服较多,到了有暖气的室内或者车内,如果不及时减少衣服,就很容易“中暑”。尤其是小孩子,热了也不会跟大人讲,如果家长不注意给孩子脱衣服,再加上喝水少,就更容易“中暑”。

  所以,春运路上,在进入温暖的车厢后,一定要注意脱掉一些衣物,带小孩的不要给宝宝穿太多,不要捂得太严实,同时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以防“中暑”。

  过敏抗者随身携带过敏药——防过敏

  有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在进入新环境后容易患上“异地过敏”,即在新环境中因为生物性或化学性的致敏因素而引起过敏。因此,体质过敏的人,最好准备一些抗过敏的药物。

  此外,体质过敏的人在乘火车时要做好座椅、卧铺等的清洁工作,穿长袖衣服,戴口罩,尽量减少接触和吸入过敏原,防止过敏的发生。

  飞机升降多作吞咽咀嚼动作——防中耳炎


  乘坐飞机的乘客,在飞机上升或降落时会感觉耳朵不舒服,这是因为飞机在升降过程中,机舱内大气压发生变化,中耳腔内的气体体积也跟着发生变化。此时,如果耳咽管通气功能良好,可能会有短暂的耳胀感或轻微的听力障碍症状出现,但不会造成中耳部损伤,但如果中耳腔内外压力长时间不平衡,就很可能会导致气压创伤性中耳炎,产生各种症状。

  为了防止飞机升降过程中对耳朵产生损伤,在飞机升降过程中可多作吞咽、咀嚼、打哈欠等动作,调节鼓室内外气压。如果出现了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情况,可以捏住闭着做鼓气动作,等到鼓室内外气压平衡后,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

  此外,有的人在高铁或动车加速时也会有耳鸣的现象,这时也可以反复做吞咽动作,缓解不适。

  春节临近,希望赶春运的朋友们一定要做好各种准备各种,希望大家都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回家,和家人一起过个幸福的中国年。


#过敏#中暑病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打喷嚏、腹痛腹泻等症状常见过敏源有药物、食物、花粉、尘螨等应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简介过敏是指机体对外界抗原刺激做出的一种过度的免疫应答反应,当机体受到外界抗原(如花粉、尘螨等)刺激时,患者体内会产生IgE抗体(一种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通过抗体结合抗原,从而消除抗原对机体的刺激。但当这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过度时,便会引起患者过敏。会出现皮肤瘙痒、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表现为眼睑、面部、口唇水肿)。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及时救治,有生命危险。应积极查找变应原(也就是引起机体产生过敏的抗原)并避免接触,必要时可进行药物及脱敏治疗。大多数过敏可治愈,若发展为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则需要长期控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症状表现:过敏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鼻塞、鼻痒、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诊断依据:过敏依据患者接触变应原史、典型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诊断。过敏有哪些类型?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1.速发相反应2.迟发相反应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是否可以治愈?一过性的过敏反应可治愈,部分过敏性疾病需要终身控制。一过性过敏反应通过远离过敏源及对症处理后可治愈。过敏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过敏反应,消除过敏症状,预防并发症。是否遗传?是。过敏体质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分享健康分享爱黄闰月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