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不是病,那它是什么?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时间刚过九点,正是308室一天最悠闲的时候,小贾接到了闺蜜小璐打来的电话,对方哭着对她说,自己查出了“宫颈糜烂”,现在慌得不行。

  作为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学生,小贾自然对“宫颈糜烂”这个词非常敏感,她耐心安抚细心解释,却说服不了小璐,闺蜜坚持认为,检查结果摆在那里,不会骗人的。

  无奈的小贾只能按下“免提”键,求助室友,如何向非生物医药专业的朋友解释“宫颈糜烂”不是病


  “宫颈糜烂”不是病,那它是什么?

  因为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小璐在上周末去了一家私营医院检查身体,而检查结果让她非常不安,担心了几天,决定问问医学专业的闺蜜小贾。

  “不是我不相信你们,但是医院跟我说宫颈糜烂,还能是假的吗?”小璐一方面希望自己没有病,但同时又觉得检查结果骗不了人。

  小饼没有“朋友包袱”,决定简单直接地给小璐讲“故事”。

  “‘宫颈糜烂’在08年以前,确实被认为是一种疾病。但是后来我国医学界也意识到,其实宫颈糜烂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非疾病。而至于为什么医院给出的结果是‘宫颈糜烂’,因为这个表达确实形容出宫颈此时的状态,但如果对方强烈要求你进行治疗,可能是这家‘医院’,想你骗钱。”


  那么,“宫颈糜烂”其实是什么呢?

  我们的宫颈,主要有鳞状上皮细胞,以及柱状上皮细胞。由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口表面光滑,呈正常粘膜颜色。而柱状上皮细胞则在子宫颈内侧,当柱状上皮外移,因其单层的结构,往往血管可见,颜色较红,看起来像充血,因此过去人们把柱状上皮外移的部分认为是“糜烂”。而事实上,这其实是女性在 雌激素 作用下,柱状上皮发生生理性的外移而已,正确的名称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小饼的解释有理有据,小璐稍微安下心,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治疗一下,不是更安全吗?”

  抱有想小璐一样的心理的人并不少,很多人会认为,即使现在已经不将“宫颈糜烂”归为疾病,但它曾经是,不治,真的好吗?


  过度治疗不太好,定期检查不能少

  可以明确的是,“宫颈糜烂”不是病,通常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不需要治疗。

  但是,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或是早期宫颈癌,也会出现类似“糜烂”的表现,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

  “所以,虽然‘宫颈糜烂’不需要治疗,但需要进一步检查。”小贾提醒自家闺蜜,“你找个时间去做一下TCT和HPV检查,确定没有感染HPV,才能安心。”

  其实,不仅是针对发生“宫颈糜烂”的女性,每个女生都应该了解一下,定期宫颈检查,是早期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措施之一。女性在21岁后,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可以联合HPV检查,以便判断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宫颈糜烂#宫颈癌#宫颈炎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异常出血、外阴瘙痒等大多数宫颈炎可复发、容易持续感染及时治疗,可引发盆腔炎、孕症等简介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发生于子宫颈的炎症,主要由病原体侵袭或宫颈损伤导致,发病早期可任何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异常出血、外阴瘙痒、性交痛等症状。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可生育年龄段)妇女,好发于性生活洁的人群。症状表现:大部分患者有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外阴瘙痒等。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外阴瘙痒等症状以及妇科检查,宫颈口有肉眼可见的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原体检测阳性等即可确诊。宫颈炎有哪些类型?急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剌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慢性宫颈炎:可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期间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痛痒或适。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是否可以治愈?大多数宫颈炎患者通过及时诊疗,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但此病容易复发。据相关统计,约8%~25%的宫颈炎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黄红香主任医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