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减800卡路里?传闻中神乎其神的冷冻减肥法,究竟靠不靠谱?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曾经风靡一时的冷冻减肥法,估计很多想减肥的小仙女都听过。小仙女们只需进入冷冻仓,忍受零下约140度的低温,站3分钟就能消耗800卡路里,听起来相当地美好。很多的明星都去尝试过这种减肥法,媒体也曾争相报道过冷冻减肥法。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减肥小仙女对于冷冻减肥法已经产生了兴趣。我们先讲一下什么冷冻减肥法,再来说究竟靠不靠谱。

stock-image-95339094-xl-2015 - 副本

  冷冻减肥法究竟是神马?

  冷冻减肥法本来叫冷冻疗法,英文名cryotherrapy。这种方法让用户把身体暴露在零下100度到零下180度的冷冻仓内,使用液氮蒸汽进行无创治疗。

  原理是在空间内使用液氮让内部空间急速冷却,从而促使全身血液循环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最让人在意的是据说使用冷冻减肥法能让人3分钟减800卡路里,听起来是不是很心动。

  不过各位减肥的小仙女先别开心,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这个单位不太对!

  大部分网上介绍冷冻减肥法的信息,有提到冷冻减肥法3分钟可以消耗600卡路里,还说跑步5公里才能减掉500卡路里。仔细看一看,这里的单位感觉是不是怪怪的。

  卡路里是大家俗称的热量单位卡(cal),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大卡是指千卡(kcal)。

  你知道吗?一个汉堡能给你带来多少卡路里?汉堡热量约为456大卡/100g,注意这里的单位是大卡。

  慢速步行5公里可能需要1小时,查看《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2016)》数据,慢速步行30分钟,56公斤女性会消耗69.9大卡,1小时大约消耗140大卡。慢速步行5公里都要消耗140大卡,跑5公里肯定不止消耗500卡路里。

  而冷冻减肥法3分钟减800卡路里,我很怀疑每天坐着不动,每分钟人体基础代谢都能消耗七八百卡,可能是相关媒体把单位写错了吧。

  除了这个槽点,冷冻减肥法的效果也受到很多质疑。

  冷冻减肥法其实没那么好

  2016年美国食品级药品管理局(FDA)出过相关声明,冷冻疗法3分钟减800卡路里的说法并没有任何可靠的数据来源。也没有证据证明冷冻疗法对于缓解压力焦虑、止痛等有好处。

  不仅如此,冷冻减肥法还有不少安全隐患。使用过程中保护措施准备不够充分,皮肤以及眼睛可能被液氮冻伤。如果液氮过度汽化,空气氧含量降低,可能会造成缺氧窒息。

  还有一点,冷冻减肥法实在太贵了!

  享受一次3分钟的冷冻减肥法,大约需要600人民币。对于贫民窟男女来说,简直是无福消受!

  冷冻减肥法,其实没有传闻中的效果,暂时也没有研究数据支持相关论断。3分钟减800卡路里也太少了,一个汉堡就能让你绝望。

  各位,咱们还是管住嘴迈开腿吧。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2016)》

  2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Whole body cryotherapy (WBC): A ‘cool’ trend that lacks evidence, poses risks.” July 5, 2015. Last accessed May 30, 2018.

#减肥#冻伤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引起全身或局部组织的急性损伤轻症皮肤暂时性损伤,重症致永久性功能障碍皮肤苍白、冰凉、坚硬、疼痛和感觉麻木或丧失感觉简介冻伤属常见病,病因为人体局部或者全身长时间于寒冷的环境下,个体因此热量大量散失,继而引起机体局部或者全身温度严重下降引起的损伤。冻伤除了与寒冷的环境有关外,还与潮湿、机体抗寒能力下降以及机体的局部血液循环良有关。下肢冻伤较为常见,其次是面部与手指,轻症患者对生活影响,严重时致残;一般可用复温完成治愈,重症患者或需截肢,可导致伤残。症状表现:受冻部位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冰凉、坚硬、疼痛和感觉麻木或丧失感觉。诊断依据:根据病史,并观察伤者的局部皮肤情况,以及组织的血液运行情况,可初步诊断,必要时配合血管造影术、静脉放射性核素扫描像分析法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变程度。冻伤有哪些类型?根据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型:冻结性损伤非冻结性损伤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各年龄阶层的人均会发生冻伤,大部分冻伤发生在寒冷季节,主要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轻度冻伤一般用复温、补水以及吸氧可治愈;重症患者需截肢;若及时治疗会发生异常低体温(低温症),体温过低的早期症状包括:颤抖;运动笨拙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徐俊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