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新生儿拉稀怎么办

新生儿拉稀怎么办

新生儿腹泻是常见的婴幼儿疾病,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腹泻。那么,新生儿腹泻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护理和治疗建议。

1. 及时补充液体:腹泻会导致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液体。可以通过喂水、米汤、果汁等方式,也可以服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2. 调整饮食:腹泻期间要调整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烂糊状食物等。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奶粉。

3. 注意消毒隔离:腹泻具有传染性,要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宝宝的食具、玩具、衣物等要及时清洗消毒,护理宝宝的双手要勤洗手。

4. 观察病情:腹泻期间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出现脱水高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5. 缓解腹痛:腹泻可能导致宝宝腹痛,可以通过保暖腹部、热敷等方法缓解腹痛。

6. 做好臀部护理:腹泻会导致宝宝臀部皮肤受损,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干燥,避免臀红。

7. 寻求医生帮助:如果宝宝腹泻症状严重,或者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宝宝母乳性腹泻大便呈蛋花样图片

引言 母乳性腹泻是指婴儿在纯母乳喂养期间出现的腹泻症状,这种情况在婴儿中并不少见。母乳性腹泻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较稀,可能呈现出蛋花样。尽管这可能让父母感到担忧,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腹泻对婴儿的健康影响不大。本文旨在探讨母乳性腹泻的原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应对。 1. 母乳性腹泻的原因 母乳性腹泻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的快速通过婴儿的消化系统有关,或者是婴儿对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敏感。此外,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的有益菌群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便的性状。 2. 母乳性腹泻的症状 母乳性腹泻的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通常每天超过6次,大便质地较稀,可能呈现出蛋花样或水样。尽管如此,患有母乳性腹泻的婴儿通常体重增长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不适感。 3. 诊断方法 诊断母乳性腹泻主要依据婴儿的临床表现和喂养史。医生会询问婴儿的大便情况、喂养方式以及是否有体重增长等情况。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检查,但如果婴儿出现体重增长缓慢、持续性腹泻或其他不适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检查或大便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4. 应对措施 对于大多数母乳性腹泻的婴儿,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继续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确保婴儿充分吸收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是关键。如果婴儿出现脱水迹象,如尿量减少、口干等,应及时就医。 5. 预防建议 虽然母乳性腹泻难以完全预防,但通过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和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母亲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同时保持乳头和乳房的清洁。 结论 母乳性腹泻是婴儿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对婴儿的健康影响不大。通过了解其原因、症状和应对措施,父母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一问题。继续母乳喂养,保持良好的喂养和卫生习惯,是应对母乳性腹泻的最佳策略。

运动与健康

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产后42天,母乳性腹泻,想回奶,怎么办?

产后42天,母乳性腹泻可能是由于宝宝对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敏感,或者是母乳喂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导致的。如果你决定回奶,即停止母乳喂养,转而使用配方奶粉喂养宝宝,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希望能帮助到你。 1. 确认回奶的决定 在做出回奶的决定前,建议与医生或专业的哺乳顾问沟通,了解是否有其他解决母乳性腹泻的方法。有时候,调整母亲的饮食、改变哺乳方式或频率等都可能有助于缓解宝宝的症状。 2. 渐进式回奶 突然停止哺乳可能会导致乳腺炎等问题,因此建议采取渐进式回奶的方式: - 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每隔几天减少一次哺乳,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 使用吸奶器:在减少哺乳次数的同时,可以使用吸奶器适量吸出乳汁,避免乳房过度充盈。 - 穿戴合适的内衣:穿戴合适的胸罩,避免乳房受到不必要的刺激。 3. 缓解不适 - 冷敷:可以使用冷敷包或冷毛巾敷在乳房上,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 避免刺激:避免热水淋浴直接冲击乳房,减少对乳房的刺激。 - 适当活动:保持适当的身体活动,有助于身体恢复。 4. 注意营养 回奶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适当减少含有大量乳糖的食物摄入,有助于减少乳汁分泌。 5. 关注宝宝的适应 - 选择合适的配方奶: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 - 逐渐过渡:可以先将母乳与配方奶混合喂养,逐渐增加配方奶的比例,减少母乳的比例,帮助宝宝适应新的喂养方式。 6.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在回奶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如乳腺炎、乳房疼痛难忍等,应及时就医。同时,对于宝宝的喂养问题,也可以咨询儿科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回奶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时间的过程,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及时与医疗专业人士沟通。

智慧医疗先锋者

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早产儿视网膜病如何治疗?

早产儿的健康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医院眼科团队采用专业的眼科手术技术,为这些小患者带来希望。此外,外科团队也为早产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宝宝提供手术治疗。在内科和外科的紧密协作下,即使是1kg的宝宝也能得到精细的手术治疗。 对于危重症的救治,医院调动全院最好的资源,包括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血液净化等,为危重症宝宝提供全方位的生命支持。 出院后的宝宝们,随访门诊也能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解决黄疸、腹泻、过敏等问题。

生物医疗创新站

1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只大便不小便是怎么回事?

健康的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48小时内排尿,24小时内必须有大便排出。如果观察孩子迟迟不排小便,只排大便,考虑可能有病理方面原因,此时需要家属带孩子到新生儿科查明病因。 病因大概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孩子患有肾功能不全,导致了排尿异常; 2. 孩子可能有先天性尿道狭窄,所以排尿异常; 3. 孩子可能有新生儿腹泻病已致脱水,所以未排小便。

医疗趋势观察站

17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只排大便不排小便怎么回事?

新生儿在出生后48小时内排尿,24小时内必须有大便排出。如果孩子只排大便而不排小便,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肾功能不全、先天性尿道狭窄或新生儿腹泻病导致脱水。 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排尿异常;先天性尿道狭窄会导致排尿困难;新生儿腹泻病可能导致脱水,进而影响排尿。 如果观察到孩子迟迟不排小便,只排大便,建议及时带孩子到新生儿科进行就诊,以查明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医疗新知速递

1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春季足月低体重儿的家庭护理与预防策略

足月低体重儿,指的是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但大于1500克的新生儿。这类新生儿在银川春季可能面临更多的健康挑战,因为春季气温变化大,湿度适中,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以下是对足月低体重儿的疾病介绍以及该地区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足月低体重儿的病因较多,包括母亲孕期营养不良、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等。这些新生儿可能存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功能障碍,需要特别关注。 预防措施: - 孕期营养:孕妇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支持胎儿的正常发育。 - 定期产检:通过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问题。 - 避免早产:孕妇应避免早产,尤其是在春季,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家庭护理: - 温度控制:春季气温变化大,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新生儿受凉或过热。 - 湿度控制: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 呼吸道护理:加强新生儿呼吸道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 消化道护理:注意新生儿的饮食卫生,预防消化道感染。 治疗策略: -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 综合治疗:根据病情,医生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 - 家庭护理:家庭护理在足月低体重儿的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家长应学会正确的护理方法。 足月低体重儿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家长的密切关注和配合,只有做好家庭护理,才能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中医养生之道

2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夏季足月低体重儿护理攻略

足月低体重儿是指在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这一群体在新生儿中占有一定比例。足月低体重儿的产生可能与母亲孕期营养不足、胎盘功能不全、早产等因素有关。在南京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可能导致新生儿感染、脱水等问题,因此,了解足月低体重儿的疾病特点、家庭预防和治疗策略尤为重要。 一、疾病介绍 足月低体重儿由于出生时体重过轻,其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新生儿黄疸等。此外,低体重儿还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问题。 二、南京夏季家庭预防措施 1.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避免婴儿受热中暑。 2. 给婴儿提供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适当增加婴儿的水摄入量。 3. 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感染。 4. 注意婴儿的饮食卫生,防止消化道感染。 5. 加强婴儿的免疫接种,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6. 定期带婴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三、治疗策略 足月低体重儿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营养支持,通过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保证婴儿的营养需求。 2. 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如呼吸道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新生儿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进行治疗。 3. 加强护理,保持婴儿的体温稳定,防止感染。 4.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婴儿的身心发育。 四、注意事项 1. 家长要关注婴儿的体重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 在高温天气下,避免将婴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3. 注意婴儿的保暖,避免受凉。 4. 保持婴儿睡眠环境安静、舒适。 五、总结 足月低体重儿是新生儿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南京夏季,家长要重视足月低体重儿的家庭预防和治疗,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数字健康领航者

2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南宁冬季新生儿疾病的家庭护理与预防

新生儿疾病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其中一些疾病具有特定的特征。在南宁冬季,由于气候干燥寒冷,新生儿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袭。以下是对新生儿疾病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新生儿疾病介绍 新生儿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腹泻等。这些疾病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也可能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 二、南宁冬季新生儿疾病家庭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温暖湿润:南宁冬季气温较低,应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 2. 注意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应穿着适量衣物,避免受凉。 3.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浊。 4. 饮食卫生:新生儿母乳喂养为主,确保母亲饮食卫生。人工喂养时应使用无菌奶具,并注意奶水的清洁。 5. 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按时为新生儿接种疫苗。 6. 减少外出:南宁冬季气温较低,尽量减少新生儿外出,避免接触病原体。 三、南宁冬季新生儿疾病治疗策略 1. 早期诊断: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早期诊断。 2. 抗感染治疗:针对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 对症治疗:针对新生儿黄疸、腹泻等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方法。 4. 护理支持:加强新生儿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清洁,预防并发症。 四、注意事项 1. 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 2. 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新生儿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家长需有耐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医者仁心

2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兰州春季新生儿常见疾病防治

新生儿疾病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影响较大。在兰州春季,由于气候变化,一些特定的新生儿疾病发生率较高。以下是对该地区新生儿疾病的介绍、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的科普文章。 疾病介绍: 新生儿疾病包括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腹泻等。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新生儿肺炎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等;新生儿败血症是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呕吐、腹泻等;新生儿腹泻是肠道感染引起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脱水等。 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1. 预防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 (2)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等。 (3)注意新生儿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衣物干净。 (4)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和食物过敏。 (5)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 家庭治疗策略: (1)新生儿黄疸:可采取光照疗法,促进胆红素代谢。 (2)新生儿肺炎: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给予足够水分,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3)新生儿败血症: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保暖、补液等支持治疗。 (4)新生儿腹泻: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5)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数字健康领航者

2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冬季家庭护理与预防策略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特别是在西宁这样的高海拔地区。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新生儿期,特征包括持续性呕吐、腹泻、腹胀和脱水。在冬季,由于寒冷干燥的气候,新生儿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温暖、清洁,避免新生儿直接接触寒冷的空气。 2. 定期给新生儿接种疫苗,以预防相关感染。 3. 喂养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量喂养。 4. 保持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 在新生儿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治疗策略: 1. 立即开始补液治疗,以纠正脱水。 2. 根据医生的指导,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3. 调整饮食,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4. 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在家庭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联系医生。同时,加强家庭护理,保持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

医疗之窗

28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两个月大的婴儿拉肚子,粘液和奶瓣都有,想知道能否使用益生菌?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5

医生建议:对于婴儿拉肚子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益生菌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使用前需确保宝宝无过敏史。益生菌应在室温干燥处保存,使用时以不超过40℃的温水冲服。同时,避免宝宝肚子受凉,妈妈也应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以帮助宝宝改善消化状况。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查看详情

宝宝6个月大,夜里频繁醒来,可能是出牙不适,下午拉肚子,穿肚兜无效,剖腹产疤痕抓破皮,如何处理?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28

医生建议:对于剖腹产疤痕抓破皮的情况,**保持伤口清洁**,使用碘伏消毒,避免感染,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摩擦。宝宝夜醒可能与出牙不适或猛涨期有关,适当使用磨牙棒缓解不适。拉肚子可能与消化不良或奶粉不适应有关,建议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体重变化,必要时咨询儿科医生。辅食添加应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逐步进行,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查看详情

宝宝5个月,之前的奶粉喝了会拉肚子,现在想转奶,能直接转吗?

就诊科室:产科

总交流次数:38

医生建议:对于转奶,首先要确保宝宝处于健康状态,没有拉肚子、发热或感冒等症状。转奶时应避开接种疫苗的时间,选择在宝宝情绪稳定、环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转奶过程中,应采用混合喂养的方式,逐步增加新奶粉的比例,直至完全替换旧奶粉。同时,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应及时调整。对于拉肚子的情况,可以适当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健康。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毛新梅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
呼吸道感染(6例) 消化不良(5例)
专业擅长:小儿感冒,黄疸,乳糖不耐受,小儿腹泻,幼儿急诊,湿疹,过敏,荨麻疹,苯丙酮尿症,甲减,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蚕豆病,遗传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儿童保健,儿童营养。
好评率:99% 接诊量:6337
彭彬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科

三甲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疸(1例) 腹泻病(1例)
专业擅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ABO溶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脐炎,乳糖不耐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喂养问题,新生儿呕吐,新生儿便血,新生儿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症等新生儿常见疾病,小儿发热,小儿咳嗽等。
好评率:100% 接诊量:2288
雷春霞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三甲
武汉儿童医院
专业擅长:新生儿黄疸,小儿肺炎,小儿皮疹,小儿发热,乳糖不耐受,婴儿营养不良,缺氧缺血性脑病,蛋白过敏,婴儿便血,婴儿腹泻,婴儿腹胀,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新生儿各类危重疑难杂症,特别是超早产儿与超低体重救治及喂养。熟练掌握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窒息复苏、早产儿管理、亚低温治疗、机械通气与呼吸道管理、静脉营养、急救转运、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换血治疗等技术。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医学领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实践经验,特别擅长婴儿生长发育监测及婴幼儿营养与疾病的指导和预防。
好评率:99% 接诊量:1125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