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皮试阳性,还能再做皮试吗?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青霉素在我国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因为它的价格低廉,疗效也比较确切,而且除了过敏以外,其他的不良反应也比较轻微,因此青霉素这种药物也颇受医患双方青睐。而在临床上,关于皮试的适应证一直存在较多的分歧。

  案例一

  护士遵医嘱给患者做青霉素皮试,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患者自诉自己青霉素、庆大霉素都过敏。

  护士询问医生青霉素皮试还要不要继续执行?医生回复继续执行。

  护士寻思半天又问医生,如果患者因为皮试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家属责怪,这个责任医生愿意承担么?如果愿意承担她就继续执行青霉素皮试。

  医生只好更改医嘱。

  案例二

  护士遵医嘱给患者做青霉素皮试,核对患者时只核对了床号、姓名,未核对药物过敏史。给患者做皮试操作前解释也只是说要做消炎药皮试,未说明是做青霉素皮试,患者也没有提出质疑。

  做了青霉素皮试后,双人查看结果为阴性。于是执行完了上午的青霉素静滴,患者未诉不适。

  下午,另一名护士执行第二组青霉素静滴前核对腕带时,发现患者既往青霉素过敏。询问主管医生要不要继续执行,并说虽然患者没有发生速发型过敏,但有可能会发生迟发型过敏。

  主管医生只好更改了抗生素。

  ■ 点评

  上述两个案例,护士提出的质疑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孤陋寡闻。原因有二:

  1 既往有青霉素过敏,除禁忌证外可以做继续做皮试。

  在以往的概念里,普遍认为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是不可以再做青霉素皮试的。基础护理书上也明确认表示:皮试前应评估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停止皮试。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但2017年《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指出:青霉素皮试阳性,提示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为50%(33%-100%,无阴性对照情况下假阳性率更高),不宜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但青霉素皮试仍有近半数为假阳性,且特异性IgE抗体可随时间衰减(半衰期10-1000d),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者50%在5年内不再过敏,80%在10年内不再过敏,这些患者今后仍可重复青霉素皮试、评估能否应用青霉素类药物。

  2 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再次做皮试阴性者,可继续使用青霉素

  因为青霉素阴性本来就不能排除迟发型过敏发生的可能性。

  青霉素皮试阴性,表示发生过敏性休克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风险较低,可接受青霉素类药物治疗,但仍有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的风险,尤其在首次给药时。此外,青霉素皮试不能预测起疱性皮疹如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大疱表皮剥脱松解症,以及溶血性贫血间质性肾炎等Ⅱ、Ⅲ、Ⅳ型过敏反应。

  既往青霉素阳性也可以做皮试,那什么情况下不能做皮试呢?

  青霉素皮试禁忌证:

  近4周内发生过速发型过敏反应者;

  过敏性休克高危人群,如哮喘控制不佳,小剂量过敏原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病史等;

  有皮肤划痕症,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急慢性荨麻疹等皮肤疾病。

  还有什么疑惑吗?留言区多多交流哦~

  参考资料:

  1.基础护理学

  2.2017年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

#过敏#精神源性休克#蛰伤致过敏性休克或反应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存在神志异常,清醒但异常烦躁或出现神志恍惚是细胞缺氧和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尽早发现、及时诊断并实施急救,可挽救生命简介休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指各种严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神经-体液因子失调及微循环的急性障碍,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循环功能全,导致重要器官血液灌注足及广泛细胞缺氧和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同,分为低血容量性、创伤性、心源性、感染性、神经源性、过敏性等。休克病情危重时会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简称DIC,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瘀斑、出现黑便、呕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肾功能衰竭表现和心力衰竭。如果能够及时补液纠正休克,预后良好,如抢救及时,可危及生命,预后很差。本病的治疗关键是进行抗休克治疗,恢复氧的供应和代谢所需的物质,控制各系统器官功能紊乱所发生的反应,维持有效循环亚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排出酸性代谢产物,使休克细胞复苏,器官功能恢复正常。症状表现休克的典型症状包括:四肢湿冷、皮肤苍白、发绀或出现花纹。存在神志异常,表现为清醒但异常烦躁或出现神志恍惚。脉搏细速甚至能触及。尿量极少甚至尿。诊断依据依据有诱发休克的病因,存在神志异常,脉搏细速超过100次/分,甚至能清楚触及,四肢湿冷,皮肤苍白、发绀或出现花纹,尿量减少低于30毫升/小时,甚至尿,收缩压下降低于80毫米汞柱,脉压差缩小低于20毫米汞柱以及原有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低于发病前血压的30%等,综合判断后可诊断为休克。休克有哪些类型?依据发病机制可分为:1.低血容量性休克2.感染性休克3.创伤性休克4.心源性休克5.过敏性休克6.神经源性休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是急诊和重症患者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进行抗休克治疗,恢复氧的供应和代谢所需的物质,控制各系统器官功能紊乱所发生的反应,维持有效循环亚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排出酸性代谢产物,使休克细胞复苏,器官功能恢复正常。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琪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