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治疗:癌症晚期的“自救”之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每一分钟,就有七个人被确诊出癌症

  而这些人里,大部分是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已经扩散,进入了晚期。

  癌症确诊的时机很重要,早期诊断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那么晚期的癌症患者,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吗?


  大家可能不知道,刚刚离世的国学大师曾仕强老先生,其实给我们留下了他应对癌症的“秘籍”。

  曾仕强教授曾表示,自己在2016年的9月确诊了癌症,并发现已经扩散,显然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期”。癌症晚期是非常痛苦的,癌痛、心理压力、死亡恐惧等等,多方面折磨着患者,那曾仕强老先生又是如何在这个“恶魔”面前,从容应对,坚持了两年多呢?

  曾老先生认为,这不是“救”他一个人,而要让大家都知道,该如何去与癌症“相处”。

  那么就曾仕强老先生的经验,我们来聊聊,癌症晚期病人,该如何“自救”。


  不强硬对抗,争取共生共存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癌症晚期,治愈的机会基本为零。那么在这段日子里,怎么把自己的痛苦减到最小,尽可能抓住希望,就是我们主要考虑的了。

  那曾仕强老师是怎么做的?不开刀,不化疗,接受放疗以及部分药物,减轻痛苦,延缓进展。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的不同的。癌症晚期,特别是年老的病人,身体虚弱,可能扛不住治疗肿瘤过程中所带来的痛苦,那么唯有选择“共存”的模式——我不动用强硬的手段搞得“两败俱伤”,双方互相制约,共生共存。以此来减缓癌症晚期的痛苦,提高自身以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这其实就像我们常说的“姑息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姑息治疗的目的,是对癌症晚期的患者,在治愈性治疗已经不起效用的情况下,进行的治疗和护理。主要是控制患者的疼痛,以及相关症状,并对其社会心理、精神等问题进行关怀,使他们生活能够尽可能舒适,而不是治愈癌症。


  癌症晚期的“希望”

  尽管近些年来在癌症治疗领域有着重大突破,但终末期的癌症治疗,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姑息治疗,就是癌症晚期患者的“救命稻草”。它甚至不仅限于癌症,它是所有致命性的慢性病患者一项人道主义的迫切需求。在治愈希望渺茫的时候,尤其需要开展姑息治疗。它可以帮助超过九成的癌症晚期患者,缓解他们的身体、社会心理,以及精神问题。

  姑息治疗,并不是放弃治疗,它可以协同常规治疗,减缓癌症本身带来的,以及抗癌过程中的产生痛苦,为患者提供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当抗癌治疗不再获益时,则以姑息治疗为主。它是我们在“无望”的治疗里的一丝希望,是痛苦抗癌之路上的“体面”和“温暖”。

  正如曾仕强老先生说的,想要战胜癌症,我们就不要惧怕癌症,也不要恐惧死亡。能够早期诊断治疗,那是最好的,而如果错失了最佳时机,也不应该轻易放弃。

#癌症
阅读数 2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明原因的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等癌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治疗简介癌症,是指以异常细胞的发育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这种异常细胞受控制地分裂,并具有浸润和破坏正常人体组织的能力。癌症多表现为身体明原因的出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等异常。癌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基因、环境污染、辐射、良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癌症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基本可实现临床治愈;而中晚期患者、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治疗也法治愈,只能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症状表现:根据癌变部位同症状表现同,常见的癌症症状表现为:身体某部位出现肿块、结节;皮肤变化或伤口难愈合;食欲振、排泄异常;异常出血;明原因的虚弱等等。诊断依据: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由癌症引起的各项异常;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通过必要的病理活检进行确诊及明确癌症类型。病理活检为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癌症有哪些类型?癌症类型很多,以下是较为常见的类型:胃癌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癌乳腺癌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有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约以3.9%的幅度增长,且癌症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在常见癌症中,肺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一[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部分可治愈。大部分的癌症目前并特效的治疗方法,难以彻底治愈,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化疗等方式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周期。病情较轻且发现较早的部分癌症,经过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杨宏副主任医师北京肿瘤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