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治疗:癌症晚期的“自救”之路
每一分钟,就有七个人被确诊出癌症。
而这些人里,大部分是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甚至已经扩散,进入了晚期。
癌症确诊的时机很重要,早期诊断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那么晚期的癌症患者,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吗?
大家可能不知道,刚刚离世的国学大师曾仕强老先生,其实给我们留下了他应对癌症的“秘籍”。
曾仕强教授曾表示,自己在2016年的9月确诊了癌症,并发现已经扩散,显然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期”。癌症晚期是非常痛苦的,癌痛、心理压力、死亡恐惧等等,多方面折磨着患者,那曾仕强老先生又是如何在这个“恶魔”面前,从容应对,坚持了两年多呢?
曾老先生认为,这不是“救”他一个人,而要让大家都知道,该如何去与癌症“相处”。
那么就曾仕强老先生的经验,我们来聊聊,癌症晚期病人,该如何“自救”。
不强硬对抗,争取共生共存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癌症晚期,治愈的机会基本为零。那么在这段日子里,怎么把自己的痛苦减到最小,尽可能抓住希望,就是我们主要考虑的了。
那曾仕强老师是怎么做的?不开刀,不化疗,接受放疗以及部分药物,减轻痛苦,延缓进展。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的不同的。癌症晚期,特别是年老的病人,身体虚弱,可能扛不住治疗肿瘤过程中所带来的痛苦,那么唯有选择“共存”的模式——我不动用强硬的手段搞得“两败俱伤”,双方互相制约,共生共存。以此来减缓癌症晚期的痛苦,提高自身以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这其实就像我们常说的“姑息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姑息治疗的目的,是对癌症晚期的患者,在治愈性治疗已经不起效用的情况下,进行的治疗和护理。主要是控制患者的疼痛,以及相关症状,并对其社会心理、精神等问题进行关怀,使他们生活能够尽可能舒适,而不是治愈癌症。
癌症晚期的“希望”
尽管近些年来在癌症治疗领域有着重大突破,但终末期的癌症治疗,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姑息治疗,就是癌症晚期患者的“救命稻草”。它甚至不仅限于癌症,它是所有致命性的慢性病患者一项人道主义的迫切需求。在治愈希望渺茫的时候,尤其需要开展姑息治疗。它可以帮助超过九成的癌症晚期患者,缓解他们的身体、社会心理,以及精神问题。
姑息治疗,并不是放弃治疗,它可以协同常规治疗,减缓癌症本身带来的,以及抗癌过程中的产生痛苦,为患者提供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当抗癌治疗不再获益时,则以姑息治疗为主。它是我们在“无望”的治疗里的一丝希望,是痛苦抗癌之路上的“体面”和“温暖”。
正如曾仕强老先生说的,想要战胜癌症,我们就不要惧怕癌症,也不要恐惧死亡。能够早期诊断治疗,那是最好的,而如果错失了最佳时机,也不应该轻易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