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患者感冒了怎么办?流感疫苗能不能打?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哆哆嗦嗦的季节又到了!全国降温,天气转凉,感冒频发。风湿病患者如果发生感冒,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时,该如何选择感冒药?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吗?

  风湿病患者常存在免疫紊乱,通常需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他克莫司、硫唑嘌呤等)或生物制剂控制病情,这些药物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往往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因此风湿病患者较普通人更容易感冒,而感冒亦可引起风湿病病情活动。

  1 先要明确是得了哪种感冒

  风湿病患者如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TORCH-IgM、痰涂片或培养、血培养、药敏试验和胸片或胸部CT等,以明确是何种感染、感染灶及可选择的抗感染药物。

  感冒诱发的因素、症状不同,药物治疗都是有一定差异的。风湿病患者感冒后切忌盲目乱吃药,不要根据“经验”自行到药店购买感冒药,以免耽误病情。

  2 感冒后抗风湿药物是否应该停用?

  如果是普通的感冒,口服的抗风湿药物一般不需停用,生物制剂可推迟使用。对于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需要暂时停用环磷酰胺、生物制剂,激素可减少用量,待感染控制后再使用或增加剂量。另外,抗风湿药物的使用应该在风湿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不应擅自停用或加量。

  3 感冒药与抗风湿药之间有无禁忌?

  如长期服用环孢素的风湿病患者,服用解热镇痛药类感冒药时,可增加环孢素的肾毒性;

  因细菌感染而服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尤其是红霉素)时,可致急性肾损害,应监测肾功能;

  长期服用硫唑嘌呤的风湿病患者,加用抗病毒药更昔洛韦时,可发生骨髓抑制,应密切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合并肝功能受损的风湿病患者加用感冒药治疗后均应复查肝功能留意有无肝损伤加重。

  4 风湿病患者能否打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用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疫苗,包括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流感疫苗适用于任何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健康人,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是可以打流感疫苗的,而且是推荐打流感疫苗。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风湿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增加,但是若风湿病患者肺部感染后,死亡率确实会大大增高。并且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罹患风湿病的老年人流感/肺炎的入院率和死亡率。因此推荐风湿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尤其在流感流行的季节。

  5 风湿病患者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前须评估

  接种疫苗之前要让医生知道的是:从前接种疫苗之后是否出现过不良反应,比如过敏、发热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加重或复发等。因为这些反应有可能在接种其他疫苗的时候再次出现,所以应加以考虑和预防。

  2.待病情稳定期接种

  虽然没有证据证实在疾病活动期接种疫苗会引起疾病加重或者疫苗不良反应增加,但是考虑到在疾病活动时患者的免疫异常更为明显,所以推荐患者尽可能在疾病稳定期接种疫苗。

  3.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指病原体经过各种处理后,使其发生变异,毒性减弱。将其接种到身体内,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

  其优点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较强,保护时间较长,只需要接种一次就能获得足够长的保护作用。

  缺点是:相比其他种类的疫苗,其毒力和致病性也相对增加。对于本身免疫力较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反而致病的风险会更大。

  4.免疫抑制剂对疫苗的影响

  不影响接种疫苗效果的有:大部分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糖皮质激素等;大部分的生物制剂,如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妥珠单抗等。

  产生影响的有:针对B细胞表面分子的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贝利木单抗等,因为该类药是通过杀伤B细胞起效,因而也会抑制人体对疫苗产生抗体的水平,从而使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尽可能在治疗6个月后再进行疫苗接种,并在接种后4周以上再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

  6 接种流感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注射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伴发红或肿胀、咳嗽、发热、声音嘶哑、眼睛酸痛等。这些轻微反应,通常会在打疫苗后不久出现,持续1或2天。如果出现高热、精神异常、头晕、心慌等症状,应到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帮助诊治。

#疫苗科普#感冒#发热#风湿病 NOS
阅读数 1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生在哺乳期的普通感冒或流行感冒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鼻塞、咽喉痛等通过休息及对症治疗,可痊愈,一般预后良好简介哺乳期感冒是指发生在产后哺乳婴幼儿时期产妇所患的感冒,该疾病的表现与发生于普通人的感冒相类似,也有发烧、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等表现,普通感冒常为自限性,一到两周往往可以自愈。流行性感冒通常症状要严重,容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需要注意避免传染给婴儿。服用药物可以加快疾病痊愈进程,及时规范治疗,疾病预后较好,后遗症。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流行性感冒有并发肺炎、心肌炎等风险,增加治疗难度,也可危及生命。症状表现:哺乳期感冒常以发烧、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全身症状出现,如消化良、头晕、乏力等。诊断依据:当哺乳期女性出现发烧、流涕、咳嗽、咽喉肿痛时可初步诊断本病。并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感染源,判断是否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哺乳期感冒有哪些类型?目前尚对哺乳期感冒的分型。是否具有传染性?部分有,流感病毒导致的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可通过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或触摸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也可导致感染。怎么预防?1.日常应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必须去时候应佩戴口罩,并勤洗手,居住环境应多通风,有助于预防流感病毒感染。2.哺乳期感冒时,患者应暂时与婴儿隔离,避免传染给婴儿。是否常见?是,哺乳期感冒在哺乳期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23.7%[1]。是否可以治愈?是,哺乳期感冒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基本可完全治愈,但需要警惕哺乳期女性免疫力较弱,流行性感冒应及时规范治疗,避免发生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刘欣副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