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穿衣越凉快越好?宝宝夏季穿衣注意6件事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夏季穿衣越凉快越好?穿得太“清凉”小心 中暑

  炎热的夏季,很多家长都给孩子穿得非常"清凉",背心、短裤、小肚兜……很多家长认为这样的清凉装扮,既能帮助散热又遮住了胸腹等重点部位,不至着凉,可谓一举两得。但专家支持,专家指出,如果气温超过35℃,皮肤裸露在外不仅不凉爽反而会吸热,容易导致中暑。

  专家解释说,在气温18℃-28℃的环境里,人体体温的70%靠皮肤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气温达到35℃时,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这样非但不会感到凉快,体表温度的上升反而会使得人们觉得更热,而且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中暑。

  宝宝夏季穿衣注意6件事

  1.夏季穿衣不是越“清凉”越好

  正如前面所说,当气温过高时,宝宝穿着太“清凉”反而容易中暑,因此夏季给宝宝穿衣不要太清凉,或者不穿衣服。夏季防宝宝中暑最好控制好室内温度,而不要寄希望于少穿或不穿。

  2.注意根据环境增减衣服

  室内空调的温度最好调在26℃-28℃,尽量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宝宝着凉。如果必须带宝宝外出时,由于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所以应注意增减衣服。

  3.不要穿紧身衣

  有一个理论认为,夏天要想穿着凉快,要考虑到衣服内的“吸风”和“鼓风”作用,其实就是让风能吹进衣服里面,加快体表热量的散发,使人产生凉快的感觉。如何能让风吹进衣服里面呢?关键就是领口、袖口、裤腿等开口处要宽敞一些,太贴身的紧身衣如紧身衣由于没有风进入,难以产生凉快之感。连衣裙在走动时能产生较大的鼓风作用,因而比裤子更凉快。

  4.夏季别穿开裆裤

  不少家长夏天都喜欢让小孩穿开裆裤露着光屁股,认为这样通风透气,不用担心厚厚的尿布把宝宝的屁股捂出红疹子来,另一方面,认为在照顾宝宝时也方便,不用经常换洗尿布。实际上,小宝宝穿开裆裤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穿开裆裤时宝宝的小手会不可避免地触摸到自己的外阴,如果宝宝大小便后没有及时清洁干净,残留在尿道口的尿液和肛门的粪便污物会弄脏小手,再吸吮小手,很可能造成宝宝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疾病。此外,婴幼儿的活动量大,穿开裆裤对宝宝的阴部却起不到任何的保护作用,很容易使宝宝受伤。

  5.小宝宝要注意穿袜子

  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建议即使在家也最好穿上袜子,因为较低神经末梢丰富,很多家庭夏季都会开空调,因此室内温度实际是较低的,地板更是冰凉的,如果小宝宝光脚行走很容易受凉。

  6.衣物要勤换勤洗

  宝宝的汗腺分泌旺盛,容易出汗,如果汗湿的衣服没有及时更换,则会引起感冒。此外,宝宝衣物、被单和枕巾要勤洗勤换,避免因此而患皮炎等皮肤性疾病。

#穿衣#夏季#中暑病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而引起的疾病以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为主要症状经降温、综合对症治疗后可治愈简介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通风良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以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为主要症状,可导致机体神经和循环系统出现障碍,重者可致死亡。闷热潮湿的夏季,是中暑高发时节。一旦发现中暑,须立即采取降温等紧急措施,并送至医院对症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经综合治疗后,中暑大多可痊愈。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具体症状表现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关。诊断依据:根据患者发病前所处环境/行为(如高温潮湿环境下作业或运动等)和临床表现(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并结合核心体温测量(多测量直肠体温)即可诊断。中暑有哪些类型?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引起,中暑症状较轻。轻症中暑:先兆中暑持续加重所致。重症中暑:轻症中暑进一步加重,多出现器官受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这三种类型可依次发生,也可能交叉重叠存在[1]。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中暑好发于炎热夏季,在我国亚热带、热带地区更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暑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在逐渐上升。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一旦发现中暑情况,应将患者从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至阴凉干燥且通风的环境,并就医给予降温、综合对症治疗,可以及时治愈中暑。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怀伟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