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踮脚尖走路 竟有这么多好处?

踮脚尖走路 竟有这么多好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欢踮起脚尖来走路,这种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蕴含着许多健康益处。

  首先,踮脚尖走路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增强下肢力量,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踮脚时,前脚掌用力,可以刺激足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其次,踮脚尖走路对肾脏健康也有益。足内侧有三条经络经过,分别是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踮脚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阴,驭气上行,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阳,起到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踮脚尖走路还可以锻炼腹部肌肉,有助于减肥瘦身。踮脚时,腹部肌肉需要用力支撑身体,从而消耗更多热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此外,踮脚尖走路还可以改善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踮脚时,身体重心前移,可以刺激骨骼,促进钙质吸收,增强骨密度。

  需要注意的是,踮脚尖走路并非适合所有人。患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中老年人,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应避免踮脚尖走路,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总之,踮脚尖走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带来许多健康益处。但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进行。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年轻人高血压吃什么药

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年轻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那么,对于患有高血压的年轻人,究竟应该选择哪些药物进行治疗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基本概念。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 对于年轻人高血压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1. 硝苯地平缓释片:属于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2. 卡托普利:属于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3. 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降低血压。 除了药物治疗,年轻人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生活方式干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 2. 定期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4. 及时就医:若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年轻人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降低高血压带来的风险。

未来医疗领航员

2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压高吃什么食物好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常伴随着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因此,调整饮食结构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帮助控制血压。 芹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患者可以将芹菜煮粥食用,每天早晨一碗芹菜粥,对控制血压有一定帮助。 决明子茶是另一种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饮品。决明子具有缓解头痛、通便的功效,泡茶饮用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在泡茶时,加入一些蜂蜜,蜂蜜的排毒作用也能辅助改善病情。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煮粥食用对高血压患者有益。将胡萝卜切碎与大米一起煮粥,简单易做,营养丰富。 除了蔬菜,高血压患者还应多吃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等,这些食物会加重病情。 在饮食方面,高血压患者应少吃甜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减少动物性蛋白的摄入。此外,定时定量吃饭,避免暴饮暴食,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调整饮食,加强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在治疗方面,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ARBs等。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从饮食、日常保养、治疗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癌症防治先锋

25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天气冷血压会升高吗 天气变冷高血压患者要警惕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们常常会感到身体不适,尤其是高血压患者。那么,天气寒冷是否会导致血压升高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血管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寒冷的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在冬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会更加明显。一般来说,冬天时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幅度在5—10毫米汞柱,最高甚至可以打到20毫米汞柱。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即高压升高为主;年轻人高血压,主要是因为血管阻力较大,冬天的时候以舒张压,即低压略微上升。 除了血压升高,寒冷的天气还会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2. 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血压波动。 5. 按时服药,不要随意调整药物剂量。 6.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7.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注意保暖、调整生活习惯,并定期监测血压,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医养生之道

2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偏头痛的自我疗法

近年来,偏头痛患者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每年以12%的速度增加。然而,尽管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仍有64%的患者对此病持轻视或无视的态度。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偏头痛的自我疗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疾病。 了解偏头痛的危害: 1. 影响心理健康:偏头痛不仅会导致身体痛苦,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头痛会导致性格变化,情绪波动,甚至引发抑郁情绪。 2. 诱发其他疾病:偏头痛是一种身体和神经性疾病,长期频繁发作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高血压和脑出血等。 3. 影响生活质量:偏头痛发作时,患者往往无法正常工作,睡眠质量下降,导致白天精力不足,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自我疗法及预防措施: 1. 放松身心: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有助于缓解偏头痛症状。 2.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预防偏头痛发作。 3.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导致偏头痛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奶酪等。 4.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偏头痛发作。 5. 药物治疗:对于偏头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或预防药物。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您患有偏头痛,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同时,关注39健康网,了解更多关于偏头痛的信息,祝您早日康复。

病友互助家园

2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想要健康生活,先做好这六件事

想要健康生活,首先要从以下六件事做起,这六件事与慢性病防控息息相关。 1. 减盐:成人每天别超6克 中国是高盐饮食的国家之一,平均每人每天摄取的盐在12克以上。食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吃盐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建议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人不超过5克。 2. 减油:每天别超30克 高油、高脂肪、高胆固醇,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等疾病。建议每人每天油的摄入量在25~30克。 3. 减糖:总淀粉摄入量要控制 过多摄入糖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尤其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总能量摄入,降低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造成膳食不平衡,导致体重增加,并加剧慢性疾病风险。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4. 健康口腔:一个口影响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与口腔感染有关。建议有很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用含氟牙膏。家长应帮助或监督6岁以下儿童刷牙。 5. 健康体重:每年量身高称体重 体重过高是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了维持合适的体重,要定期测量身高、体重,测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m)2。 6. 健康骨骼:关乎晚年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病都是健康骨骼需要关注的内容,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精准医疗探秘

2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肾萎缩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肾萎缩,这一听起来陌生的词汇,实际上与我们的肾脏健康息息相关。它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体积缩小,功能受损的病理现象。肾萎缩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体积缩小,它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隐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肾萎缩的成因。常见的病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脏疾病。这些疾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肾脏逐渐萎缩,功能逐渐丧失。 肾萎缩的危害不容忽视。当肾脏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会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引发高血压、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尿毒症,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肾萎缩呢?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其次,要注意饮食调理,低蛋白饮食,避免加重肾脏负担。此外,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已经出现肾萎缩的患者,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透析和肾移植。透析可以暂时替代肾脏功能,缓解病情。肾移植则是根治肾衰竭的有效方法。当然,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总之,肾萎缩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肾脏健康,远离尿毒症的威胁。

生命之光传递者

24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高血压 健康科普

高血压 健康科普

杨威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博爱医院

64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男人早上做1件事易致癌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许多男性因为工作繁忙或生活习惯等原因,常常出现憋尿现象。这不只是个人卫生问题,更是一个健康隐患。 李先生是一名IT行业从业者,长期坐在电脑前,经常因为工作繁忙而憋尿。最近,他发现自己经常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甚至出现了血尿。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他患有膀胱炎,并告诉他,这是长期憋尿导致的。 憋尿的危害不容忽视。首先,尿液滞留会导致细菌滋生,引发尿路感染。其次,憋尿还会导致膀胱壁变薄,容易发生膀胱破裂。此外,长期憋尿还会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研究表明,憋尿会增加尿液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使得患膀胱癌的可能性增加。 除了膀胱炎和膀胱癌,憋尿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例如,憋尿会导致尿液逆流至肾脏,引发肾盂肾炎;憋尿还会导致前列腺增生,引发前列腺炎;憋尿还会导致排尿困难,引发尿潴留。 为了预防憋尿带来的健康问题,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有了尿意就要及时排尿,不要憋尿。其次,要尽量多喝水,增加排尿次数。此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如果出现尿路感染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医疗新知速递

2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治疗高血压的饮食偏方有哪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多,导致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上升。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介绍高血压的饮食调理方法,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 一、高血压的饮食调理原则 1. 控制总热量摄入:高血压患者应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体重增加,减轻心脏负担。 2. 低盐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有助于降低血压。 3. 高钾低钠:钾离子有助于降低血压,建议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 4. 优质蛋白质: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5. 丰富膳食纤维: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二、高血压的饮食调理方法 1. 玉米须煎饮:玉米须具有利尿、利胆、止泻等作用,可促进体内脂肪与胆固醇正常代谢,对治疗高血压有一定效果。 2. 醋浸花生米:花生米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醋浸花生米具有清热、活血的作用,可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 3. 菊槐绿茶:菊花、槐花具有清热、散风的作用,绿茶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三者搭配饮用,可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 4. 白矾泡脚:白矾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汗等作用,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5. 黄瓜藤汤:黄瓜藤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可降低血压。 6. 小苏打水泡脚:小苏打水具有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泡脚可降低血压。 7. 莲心茶:莲心具有清心、涩精、止血等作用,可降低血压,缓解头晕脑胀、心悸失眠等症状。 8. 芹菜蜂蜜汁:芹菜具有清热、平肝、降血压等作用,蜂蜜具有润肺、止咳、解毒等作用,二者搭配饮用,可降低血压,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 9. 五味贴敷:五味贴敷具有温补脾肾、平肝降压的作用,可治疗高血压。 三、总结 高血压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遵循低盐、低脂、高钾、高膳食纤维的原则,同时结合以上饮食偏方进行调理,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

医疗星辰探秘

2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病人平时饮食须注意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情绪波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避免过度激动或悲伤,保持心情平和。 2. 生活要有规律。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高血压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此外,戒烟限酒也是维持血压稳定的重要措施。 3. 合理饮食,避免肥胖。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减少油腻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控制食盐摄入量。此外,适量补充钙、钾等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血压。 4.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适度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5. 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自身血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老年健康守护者

2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吴振华

主治医师

内分泌科

三甲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痛风病(2例) 血脂异常(1例)
专业擅长:糖尿病、矮小症、高血压病、骨质疏松症、痛风、高脂血症、肥胖症、甲状腺疾病、性早熟的诊断、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844
龙皓然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睡眠障碍(6例) 汗证(6例)
专业擅长:本人从事中西医结合专业十余年,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甲亢、痛风、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男科疾病、优生优育、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风湿性或类风湿性疾病、骨质疏松、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睡眠障碍、慢性胃炎、脂肪肝、肥胖症,及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网球肘、鼠标手、腱鞘囊肿,以及中医内科心系、肺系、脾胃系、内伤杂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参与健康体检慢病管理工作,对临床常见的疑难问题有成熟的应对方案,可以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参照公务员体检录用标准,为您解析体检项目是否符合录用条件。
好评率:99% 接诊量:8685
林朝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莆田涵江医院
糖尿病足病(1例)
专业擅长:擅长内分泌、代谢性科各种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痛风,肥胖,继发性高血压等
好评率:100% 接诊量:6486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