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波士顿科学“妙手医心”微故事征集活动完美收官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2016“妙手医心”微故事征集活动今天在京举行隆重的颁奖盛典暨优秀故事摄影展示活动。作为我国微创医学科普宣传又一次跨界联合创新实践,该活动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指导下,由波士顿科学公司联合健康报社共同举办。今年度的活动以“妙手医心” 为主题,生动挖掘创新医术、仁爱医道的故事,并用纪实摄影镜头捕捉微创医师“妙手”之美的独特视角,在展现微创医学带来的医疗革新的同时,促进了公众对微创医学的认知和创新疗法在中国的普及。波士顿科学凭借其在“妙手医心”微故事征集活动中展现出的出色的活动策划及组织能力,在同期举办的2016健康科普创新大赛上喜获“最佳组织奖”。

bk

(图为微故事征集现场颁奖仪式)

  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后,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近百篇微故事投稿,经由全国权威微创医学专家、主流媒体代表、人文艺术专家等的评审,最终来自北京、上海、成都、武汉、西安、绵阳6个城市的10则微故事荣获本次活动优秀微故事殊荣。为了以视觉化的手段如实还原入选医师的精湛医术与仁爱医心,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中国新闻社高级摄影记者,专程走访入选医师所在医院,以纪实摄影镜头捕捉微创医师的“妙手”所诠释出的微创医学之“微”、“精”、“妙”,展示了微创医学挽救生命的“不凡之力”。

  近年来,微创疗法凭借其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愈合好等特点,突破了医学领域中的许多治疗极限。微创手术带来的益处无疑是革命性的进步。但要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微创医学的先进与高效,依然任重而道远。对此,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健康报社社长邓海华表示:“媒体有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播和鼓励‘创新医术、仁爱医道’的职责与义务。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聚焦微创的跨界尝试,提高社会公众对微创医学的关注和认知,激发起中国医疗行业追求创新医术的热情,同时也增进人们对微创医师群体的尊重、认可与感恩。”

  本次活动的评审委员会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夏术阶教授表示:“‘妙手医心’微故事征集活动,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大医院和医生们的热烈响应。近百篇投稿为我们讲述了众多颇有匠人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医生故事。这些故事不但全面呈现了微创医师们精湛娴熟的医术,更折射出他们心中仁爱医道的光芒。在带给我们惊叹与感动的同时,也让我们坚信,中国的微创力量已呈蓬勃发展之势。”

  作为波士顿科学“创新冲击波”企业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士顿科学副总裁兼北亚区总经理王欣先生对活动评价表示:“自2015年以来,波士顿科学‘医术之美‘跨界创作项目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助力更多中国患者了解前沿微创医学所带来的医疗革新与益处。未来,我们将持续以切实有效的行动提升公众对微创疗法的认知,推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

  在本次活动现场,同期举行了2016“妙手医心”微故事征集活动的摄影作品展,并同期发布了“妙手医心”微故事摄影作品集,以配合全国范围内更广泛的公众科普。

#心脏病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遗传史、良生活习惯、基础疾病者易患疾病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部分可治愈,去除诱因,延缓疾病进展简介心脏病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总称。主要是因为心肌、冠状动脉、心脏瓣膜或心脏传导系统等发生先天或后天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相关疾病[1]。症状表现[1]:心脏病类别很多,所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尽相同。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典型的心脏病症状,比如心悸、胸闷、气短、持续缓解的胸痛、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头晕、眼前发黑、晕厥等;有少数患者是在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的。诊断依据[1]:依据心悸、胸痛、头晕等典型症状,结合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异常心脏节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肥厚与增大等病变,必要时需进行电生理检查及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一步确诊。心脏病有哪些类型[1]?1.按病理解剖分类:(1)心律失常;(2)冠状动脉性心脏病;(3)心脏瓣膜病;(4)心肌病、心肌炎;(5)心包疾病;(6)心力衰竭。2.按致病因素分类:(1)先天性心脏病;(2)后天性心脏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1]?本病常见。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基础疾病患者易得,男性、肥胖者常见。是否可以治愈[1]?心脏病在临床上有部分是可以被治愈的,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大部分是能被治愈的,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是否遗传[1]?部分是。部分类型的心脏病有遗传倾向,如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程姝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