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荫华教授谈乳腺癌防治现状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高危人群每年一次的专业体检,可以有效提高对女性乳腺癌的防治作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刘荫华教授在近期开展的女性乳腺癌系列讲座上,反复强调了乳腺癌早诊的重要性。他指出,乳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是在大幅的提高,但是和像美国这样的高发病*比较,它实际上还是一个低发病。据了解,美国每年每10万人口可能会发生129例乳腺癌病人。而我们*的情况,在北京、天津、上海这几个地区的统计看来,大概在10万人口会发生40到60例乳腺癌病人,因此,我们应该避免恐慌,并重视、规范早期诊断,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刘教授解释,在发达*,通过早期诊断发现80%的病人都是早期乳腺癌,早期的乳腺癌,无论在治疗、医药的花费,还是病人所受的这些罪过,都会远远的要轻的多。而我们*到目前为止的现状是早期乳腺癌的比例不足20%,绝大多数的病人都是进展期的,或者中晚期,对这样的病人如何去治疗?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你在乳腺癌高发人群之列吗?]

  那么哪些人群存在着乳腺癌高发的风险因素呢?刘教授解释,40岁以上的女性,亲属中有肿瘤史的,还有一些女孩的月经初潮在12岁以前,绝经在55岁以后,以及没有生育,或者生育后没有进行过哺乳喂养的女性。此外还有因为卵巢功能的问题或其他一些问题,而必须要使用雌激素替代的女性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刘教授同时还指出我们在对高危人群的普查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目前乳腺普查的对象中大部分都是对在职人员进行的,而50岁或55岁以上的这些退休、赋闲在家的女性,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高危人群并没有享受到这种健康普查的关怀,这也是我国每年乳腺癌发病率升高的因素之一。

  [ 乳房 检查中应注意些什么?]

  在对乳房每年一次的专业体检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机构和检查方法呢?刘教授建议应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的乳腺门诊、中心,由专业的医生对其进行B型超声波和乳房的X光照片,也就是老百姓所讲的钼靶,或者核磁共振。同时还推荐女性朋友选择固定的时间,每月进行一次乳房的自检。

  据了解,不少体检机构采用红外线乳腺透照的方法筛查乳腺癌,认为这种检查方法是对乳腺癌诊断敏感度高,既安全又简单,适合乳腺癌的初筛,具有速度快、无射线损伤、价格便宜的特点,一次费用仅需40元左右。对此,刘教授表示,红外线乳腺透照已经受到严重质疑,并明确了解它作用是不好的,因此不建议大家选择。

  [对乳腺癌的认识百姓存在哪些误区?]

  不少女性认为,黄褐斑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都统称为癌性病变,这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误区。刘教授解释,乳腺增生、或者乳腺的胀痛,实际上是每一个女性成年以后,在每一个月经周期,一直到她死亡,都会受到体内内分泌变化而造成的相应的各项改变,那么这项胀痛和乳腺增生并不等于是癌性病变,与乳房癌并无因果关系。因此在这种症状出现的时候,我们选择一些药物的治疗,无论是中药的治疗,还是我们选用一些西药的治疗,往往是缓解症状,而非是预防癌症,对此,我们应该有非常清醒的了解。那么对这些女性,应该明确什么是对象?什么是高危险因素?什么是正规的体检?那就是选择正规体检,每年一次完全能够使乳房保证健康,或者早期发现。

#乳腺癌#体检#乳腺增生?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一种乳腺恶性肿瘤,检查易发觉病灶。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表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根治方式。简介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又称隐性乳腺癌,是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表现,而临床体检及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及超声)均未发现乳腺内原发癌。少数病例是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现乳腺转移癌,而在乳腺找到原发病灶。临床表现包括腋窝处痛性肿块,少数患者因肿块累及神经而伴局部疼痛,若肿块压迫腋静脉可造成患侧上肢水肿。乳腺癌根治术是根治方式。大多数患者通过外科清除癌变组织后病情稳定,据《肿瘤药学》2012年03期所示,隐匿性乳腺癌5年生存率为70%左右。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原发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等。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体检时发现肿大的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病理活检提示乳腺癌组织,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乳腺内肿块。诊断依据依据体检时发现肿大的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未发现乳腺内肿块,结合影像学检查未发现乳腺内肿块,腋窝组织病理活检见较小的乳腺肿瘤组织可明确诊断。隐匿性乳腺癌有哪些类型?根据生长方式分型:非浸润性隐匿性乳腺癌:癌细胞局限在乳腺导管或乳腺小叶内,未侵犯周围组织。浸润性隐匿性乳腺癌:癌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局部侵犯比较深,易出现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罕见病,据文献报告其发病率占乳腺癌的0.3%~1.0%[2]。是否可以治愈?大部分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通过外科清除癌变组织后病情稳定,5年生存率为70%左右。若发现及时,延误治疗,导致癌细胞增殖、扩散、转移,会危及生命。是否遗传?有一定的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薛卫成主任医师北京肿瘤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