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一定要切吗?可不切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阑尾是最没用的器官,于是不少阑尾炎发作的患者,第一想法就是赶快切掉,甚至有不少人提前把阑尾切掉来预防可能出现的炎症,可也有不少人反驳,既然是身体的器官,怎么能够随便切呢?有可能带来你不了解的作用。那么,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阑尾炎做手术切除时,阑尾炎能不切吗?近日,四大医学杂志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简称JAMA)发表了一项研究声称:部分“非主流”的急性阑尾炎可以不手术。
实验结论:72.7%的患者可用保守治疗
在JAMA所报道的这份研究中,实验表明:手术治疗的273人中,只有1人手术失败;参加抗生素治疗组的257例患者中,70人在随访期间又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不过,手术的拖延并没有带来不好的结局;186人不需要手术,占了所有进行抗生素治疗病人的72.7%。
对这项研究,“JAMA”的副主编,Edward Livingston博士也发表点评:即使手术切除仍是最终的选择,但阑尾炎的治疗方针该修改了。
阑尾为何会发炎?
专家介绍,阑尾,起自盲肠根部,另一端不与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相连,游离于右下腹腔内,长5~10cm,直径仅为0.5~0.7cm,形似蚯蚓。
阑尾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当这些淋巴细胞增生明显时,就会导致阑尾管腔堵塞。由于阑尾的特殊生理构造,管腔只有起始端与其他组织相通,当管腔被堵塞后堵塞物无法进行排解,自然就很容易发生炎性反应。
另外,粪石、异物或食物残渣堵塞等,也易使狭窄的管腔发生炎性反应。若阑尾病变进一步加剧,则会形成化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利与弊
其实,阑尾并非没有作用,专家表示,阑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内的“天然菌库”,抗生素治疗,除保留了它的免疫功能之外,还保护了其调节机体菌群平衡的功能,因此不失为患者的另一选择,且尤其适合高龄、体弱等不适宜接受外科开腹治疗的患者。
但是,抗生素治疗也有它的缺点,就会担心复发的可能,一旦穿孔或者腹腔感染,这是非常危险的,手术当然也要担心阑尾炎并发症的可能,例如出血或者切口感染。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专家提醒,首先应避免高脂肪饮食和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饮食保持清淡,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其次,尽量少吃或不吃路边摊,防止食用不洁或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消化道炎症而引发阑尾炎。此外,日常生活中,注意腹部的保暖,避免受凉,养成良好的睡眠作息习惯,适当锻炼身体,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