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肺癌除每年一次CT外 需再加六项肿瘤标志物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在所有癌症中,肺癌在近十几年来一直稳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的第一位,也最被大家所关注,据统计,每10到15年,肺癌的患者人数就会增加一倍,发病率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为此,专家们纷纷建议市民,预防肺癌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筛查。

  今年5月,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的《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健康促进项目启动。新《规范》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早期发现诊断除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外,有条件的还应定期进行六项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段(CYFRA21-1)、癌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

  著名肺癌诊断专家支修益就曾对媒体表示,如果高危人群在做胸部CT筛查的同时,能进行六项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则能更有效地发现各种类型的肺癌,并能有效判断肺癌组织学类型,有助于选择更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对患者预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查肺癌除每年一次CT外 需再加六项肿瘤标志物

  除抽烟外,烹调油烟、大气污染也是致癌因素

  目前对于引起肺癌的直接病因,至今尚未十分确定,但专家研究分析指出,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引发肺癌的主要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烟草气体、油烟气体、装修污染气体、室外大气污染和长期接触致癌物、摄取摄取过多高脂肪食物。

  专家介绍,对于抽烟引发肺癌大家都比较了解,据统计,老烟枪得肺癌的几率是不抽烟者的10至13倍,此外,必须警惕吸二手烟或三手烟的家人与朋友,罹患肺癌的危险度也会提高30%以上。

  此外,最近北京的雾霾又开始严重起来,专家表示,雾霾天气少出行,因为它也是导致患癌的因素之一,美国曾有科学家连续26年通过对18万人的观察,最终发现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PM2.5,肺癌患病率就增加15%~27%,而日本和丹麦也有同样的数据。因为PM2.5非常微小,可直接进入人体最小的气道即肺泡。而且研究表明,PM2.5被人体吸入肺部后,会直接导致肺泡弹性降低、功能减弱,甚至诱发肺纤维化,影响肺泡换气功能。久而久之,肺部功能下降并导致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甚至引发肺癌。

  出现肺癌“不良信号”,患者需警惕

  除去早期筛查外,专家建议患者也要了解肺癌的一些早期症状,有助于市民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为早期肺癌的治愈率能达到8成以上,而晚期则不到2成。

  咳嗽:咳嗽是肺癌的主要症状,早期多为偶发、干咳或刺激性呛咳,通常咳不出痰或仅少量白色痰液。

  痰中带血:由于肿瘤的血管脆弱或癌细胞侵犯血管而引起咯血,表现为血块小,量不多,血色呈鲜红或暗红,常反常出现。

  胸部闷痛:胸部出现闷痛及压迫感且反复发作,早期痛点不固定较能忍受,待严重时,胸痛位置固定,且转为持续性,刺痛加剧。

  呼吸困难:中晚期,由于呼吸道受阻将导致呼吸困难,有些在早期也会出现类似气喘的喘呜声。

  不明原因发烧:出现感染性的发烧,易反复发作,体温不高,一般约38度,但和感冒发烧的感觉有极大不同。

  声音嘶哑:也有专家发现,肺癌因癌细胞侵犯或压迫声带可引起声音嘶哑,有时可能完全失声,但感觉与感冒、咽喉炎等发生的声音嘶哑不同。

  此外,肺癌也会引起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肌肉或关节酸痛、皮肤神经肌肉异常、肌无力症候群、手指和脚趾末端肥大、男性乳房肥大、睾丸萎缩、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

#肺癌#感冒#发烧#多腺体恶性肿瘤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飞沫传播常见病,表现为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多可治愈,部分患者可并发肺炎、休克而致命简介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伴头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以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表现为主,单纯型起病急,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可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胃肠型以腹痛、腹泻、呕吐症状为主,肺炎型可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中毒型可有全身毒血症、神经系统受损、心血管系统受损等表现。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轻症患者病程短,常呈自限性,有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本病多数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周期为1~2周,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应该引起重视,以免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症状表现:乙型流感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如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乙型流感和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乙型流感有哪些类型?乙型流感根据的临床症状分为:1.单纯型2.胃肠型3.肺炎型4.中毒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乙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怎么预防?养好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习惯,经常接触的东西进行清洁消毒,应少去人群集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源。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应该佩戴口罩。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具体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主要患病人群是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需手术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可能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珍珍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查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