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残疾人登上广州塔感叹“太美”
七位特殊客人登上广州塔
近日,广州塔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由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发起的7名残疾人经过一个小时的地铁路程,终于看到了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
这七位特殊的客人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据了解,他们均是颈段脊髓损伤病友,出行的7名残疾人中,有3人是受伤后第一次出门。据主办方介绍,颈段脊髓损伤病友长时间居家或住院,外出机会少,外出信心不足;同时家属对外出照顾与推轮椅技巧经验较少。
病友小强说:“出来走走,整个人心情都很好,自己一个人老是对着天花板,心理都会憋出问题”;
另外一个受伤仅两个月的病友说:“自己或早或晚都要面对社会,相互陪伴下外出,自己找到了更多融入社会的勇气”。

登塔现场

登塔现场
残疾人登塔 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
为帮助这些病友与家属提升外出信心与外出准备能力,社会康复组织了一次为期10天的外出准备小组训练,期间脊髓损伤病友及家人对外出有了客观的认知,理性认知他人的目光、外出二便的处理等,学习到如何制订外出计划及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主办方接受采访
当天,病友与家属们带着紧张与兴奋心情上路;登塔前,随行医生建议病友嚼口香糖来缓解紧张,减轻失重状态下耳鸣等躯体症状。最后,7位病友全部顺利登上108层的白云星光观光层,在这里鸟瞰广州全景,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感。

俯瞰广州
8个小时的外出历程与成功登顶广州塔对颈段脊髓损伤病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尝试。对社康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医治团队之间的配合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检验。通过此次外出适应,病友们放松了心情,减少了对外出的恐惧,提升了生活的勇气与信心。(通讯员:黄黎锋 摄影:关琦)
#脊髓损伤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背部灼烧痛、出血、活动受限严重者可造成休克,甚至当场死亡一般需要尽快对因处理,致残可能较大简介脊髓火器伤是由于火(炸)药动力发射的投射物所引起的损伤,常常使锥体移位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同程度的损伤[1]。是一种较常见的破坏性外伤,典型症状为背部烧灼痛、出血、活动受限,有时可伴有穿透伤、多发伤及复合伤[1]。脊髓火器伤的通常需要及时的急救清创及手术治疗,如果伤情严重则应优先保证靶器官及心肺功能,后续应继续应用抗生素避免继发性感染,本病死亡率较高,大多在事故当时死亡[3]。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背痛、出血、活动受限,截瘫。诊断依据:本病诊断较容易,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即可诊断,依据患者受伤位置及功能受损平面等症状,行相应锥体的CT检查及结合一般情况即可明确诊断。脊髓火器伤有哪些类型?完全性脊髓火器伤:一般指伤后3小时内脊髓灰质内出血较少、白质明显受损、可在24-48小时后水肿逐渐消退的脊髓火器伤。完全性脊髓火器伤:一般指伤后3小时内脊髓灰质内多灶性出血、合并多发伤或复合伤、白质明显受损,表现为完全性横贯性损害的脊髓火器伤。马尾神经性脊髓火器伤:一般指受伤位置较为靠下的脊髓火器伤,很少为完全性。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在战争年代较常见,目前我国是和平年代,基本战争,故本病较少见,目前尚明确流行病学资料[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患者经过外科急救中心充分的高级外伤生命支持治疗或急诊外科清创修复术后可以存活,本病死亡率较高,大多数重症患者均留下对应脊髓节段受损引起的并发症。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否。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