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在会议的第二天,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医院常务副院长吴开春教授分享了关于炎症性肠病(IBD)遗传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吴开春教授指出,IBD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同地域和种族的IBD发病率存在差异,家族聚集和亲属易感性也是IBD发病的重要因素。此外,家族中IBD表型也表现出相似性。
分子遗传学:GWAS揭示IBD发病新机制
吴开春教授介绍了分子遗传学在IBD研究中的应用。早期连锁研究、易感基因NOD2定向克隆和功能分析、GWAS研究等方法在IBD遗传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70%的IBD loci与CD和UC共有,UC特异位点23个,CD特异位点30个。此外,UC和CD在易感基因信号通路中无特异性通路富集。
GWAS研究揭示了IL-23/IL17通路在IBD发病中的作用。细菌配体与TLR结合诱导APC产生IL-23,IL-23与IL-23R结合诱导Th-17细胞,Th-17细胞分泌IL-17诱导内皮细胞、成纤维母细胞等分泌促炎症因子,趋化炎症细胞聚集。
基因多态性:东西方存重叠及差异
吴开春教授还比较了东西方IBD易感基因和位点的差异。研究发现,西方CD患病率高于UC,而亚洲则相反。东西方IBD易感基因和位点存在显著差异,如NOD2变异在中国汉族、韩国、日本和印度不存在。新的NOD2位点SNP5和JW1与东方人群CD相关,JW1与早期发病及狭窄形成有关。此外,IL23R、自噬基因、TNFSF15、细胞因子、MHC也存在东西方差异。
吴开春教授认为,亚洲人群IBD易感基因与西方人群存在差异,提示不同通路在东西方人群IBD发病中的作用不同。TNFSF15、MHC类抗原多态性被重复证实与亚洲IBD相关,亚洲人群存在与西方不同的新易感基因,但易感位点功能尚不清楚。
研究IBD易感位点与功能有助诊疗
不同易感位点在疾病发病中的机制和作用,东西方可能不同。易感位点对与疾病表型、预后及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东西方也可能不同。
已确定的163个位点中92个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调控区域,提示亚洲IBD相关位点可能也参与了基因表达的调控。多数易感位点可能与影响基因表达的SNP紧密连锁,这些位点可能与基因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东方人群IBD易感位点功能研究尚无报道,分析IBD易感位点是否影响基因表达是可行的策略。深入分析eQTL位点及精细定位有可能确定致病性SNP位点,可为临床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腹痛腹胀总有大便感但拉不出来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肠道检查除了肠镜还有什么方法检查


绿色医疗倡导者
文章 肠造口的定义及目的是什么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有什么方法能检查肠道问题


医者仁心
文章 清洁灌肠是用肥皂水吗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做肠镜很痛吗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肠道常用消炎药有哪些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肠镜打麻药吗


药事通
文章 肠镜手术是什么手术


健康驿站
文章 做肠镜的收费标准是多少


医疗星辰探秘
患者近三个月出现长期便秘,好多天不大便,吃饭正常但不采取措施会腹胀,求助于医生。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27

周晓
主治医师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患者在5月26日做了肠镜检查,结果尚未出来,之前一直有大便潜血的情况,担心可能是腺瘤,想了解更多信息。
就诊科室:中医肛肠科
总交流次数:17

朱玲
主治医师
龙陵县中医医院
我最近肠胃不太舒服,想请教一下是否需要做肠道彩超检查,我的大便正常,平时饮食清淡,最近在服用一些保健品。患者信息:无特殊病史,年龄30岁,男性。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8

孙倩
主治医师
黄骅市中医医院


张彬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

李颖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河北燕达医院

李龙一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