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忌盲目用偏方止痒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日前,有媒体报导,一名被称“老徐”的男子,因脚痒难耐误取滴水观音的汁液止痒,不料竟中毒严重,全身器官衰竭。

  其实,关于乱用土方止痒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并不少见。之前也有报道称一名45岁女子用偏方,用“敌敌畏”涂抹全身止痒,结果陷入重度昏迷。还有一名82岁的老人“李爹爹”身上多处瘙痒取来食用盐涂抹在皮肤痒的部位,结果非但没能止痒,第二天一起床还发现皮肤上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溃。

  在民间,有很多治疗各种疾病的偏方、土方,有些的确有一定的作用和科学道理,而有些却是完全错误的。

青年 女 皮肤 痕痒 过敏 红疹 荨麻疹_8797641_xl

(皮肤瘙痒别乱用偏方止痒)

  拿足癣来说,大多数足癣患者都是在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才来医院看病,而在发病初期、症状较轻的时候,往往使用一些民间偏方进行自我治疗,如用醋精、高锰酸钾水、盐水等泡脚。专家表示,用偏方治疗足癣,有时虽能起到止痒的效果,但因不能彻底杀灭致病真菌,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而且有些偏方由于刺激性较大,在足癣急性期不适当的使用会引发癣菌疹、继发细菌感染等并发症。

  此外,民间应对皮肤瘙痒还流行植物疗法。对此,专家表示,目前,最有效的止痒方法就是使用抗组织胺药物,并非植物精华。但有些植物确实具有止痒的功效,比如景天三七、薄荷草、艾蒿和黄花蒿,大多是通过清热解毒达到止痒。

  而民间常用大蒜和花露水止痒就可能是走入误区了。大蒜里面没有能阻止组织胺释放的成分,只是大蒜素有时会让我们的破损皮肤感受到一些辛辣刺激感,转移患者对瘙痒的注意。花露水中经常用到的冰片和薄荷醇,也无法对抗组织胺。不过,这些物质在酒精溶剂的配合下,可以使涂抹区域的毛细血管扩张,影响此区域的神经活动,以此达到局部麻醉效果。但在这些物质挥发掉之后,神经缓过劲来,痒痒的感觉就又回来了。因此,止痒花露水也只能缓解痒的感觉,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止痒。

  因此,要应对皮肤瘙痒,盲目听信偏方是不可取的,最好也不要擅自用药,而是应该在医生诊断后对症治疗。

#足癣
阅读数 4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皮肤癣菌侵犯足部皮肤引起的浅表真菌感染表现为足部感染、水疱、破溃、糜烂、瘙痒明显可以治愈,但很容易复发,需要及时预防简介足癣(tineapedis),俗称“脚气”、“香港脚”,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是指皮肤癣菌侵犯足趾(脚指头)、足跖(脚板底)、足跟、足侧缘引起的浅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后的皮肤表现为水疱、皮肤破溃糜烂、瘙痒难耐等。如果加以控制,真菌进一步侵入人体内部,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进一步演化成丹毒、蜂窝织炎等更严重的疾病。由于人类足部有皮脂腺,而且足部皮肤抗菌能力较差,易受到真菌的感染。人类的双足很少有长期裸露的时候,在鞋靴中空气流通性差,足部又容易出汗,这就造成足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温暖的环境中。而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繁殖生产,所以一旦足部有皮肤真菌感染,病症就会很顽固,病情反复,是目前皮肤癣菌病中最难根治的一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目前有外用药物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等主要治疗方法。症状表现:足癣多累及双脚,往往由一只脚传播至另一只脚。初期是感觉瘙痒,足部皮肤干燥起白屑,真菌进一步感染,患足皮肤开始出现水疱、破溃、糜烂、瘙痒加重,且症状反复发作。如患足出现恶臭气味、渗液渗出,提示病情进一步加重。诊断依据:典型的临床足部皮肤表现(感染、水疱、破溃、糜烂、瘙痒明显)。真菌镜检阳性和(或)培养出皮肤癣菌[1]。疾病类型:根据临床特点同,可分为3种类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浸渍糜烂型(间擦型)是否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健康的皮肤接触到患病皮肤,或者接触到患处皮肤脱落下的带有病菌的皮屑。怎么预防?减少与患病人群的接触,尤其是接触到足部或足部用品如袜子、鞋靴等。还可通过改善足部环境,减少足部皮肤长期处于温暖潮湿环境中的时间。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人群发病率>10%。高复发率,约有84%的人群会二次复发,甚至次数更多。湿热地区(如热带雨林)和高温季节(夏秋季节),患病更为常见[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过彻底杀灭致病真菌控制疾病发展,修复皮肤损伤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否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汪晨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